第三章 自我推銷,爭取機遇
事實上,有許多機遇不是等來的,而是靠自己去爭取。對一名員工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要具有自我推銷的技能。
有許多自我推銷的成功範例可為我們提供借鑒。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毛遂自薦”。
戰國時趙國平原君手下有食客三千。公元285年,秦國入侵趙國,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國,平原君要選門下文武兼備的20人與他同行。最初毛遂不在入選之列,於是便向平原君推薦自己。平原君迎頭一瓢冷水說:“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是錐子藏在口袋裏,沒有見麵卻見到了他的鋒利。如今先生在我這裏三個月了,一直默默無聞,可見先生沒有什麼才幹,你還是留在這裏吧!”毛遂並不因平願君的貶責產生畏懼之心,反而信心百倍地說:“那麼我今天就請求進入你的口袋,我進入口袋之後,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我的鋒芒隻是沒有讓您見到而已。”幾經自薦爭取,才入選隨平原君而行,後果然立下功勞,備受平原君的敬重。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雖然機遇越來越多,但是競爭也更趨激烈,隻有做一個勇於自我推銷的強者,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一天早晨,鋼鐵大亨史威伯乘車在他的貝泰鋼鐵工廠的停車場上停下來,當他從車上下來時,一名年輕的速記員就立刻迎上前去。這位速記員說,他之所以立刻趕上前來,隻是希望如果史威伯先生有任何信件或電報要寫的話,他能夠立即提供服務。沒有誰吩咐這位年輕人一定要在場。
從那一天起,這位年輕人就“注定”要踏上成功之路了。史威伯先生之所以獨獨看中這位年輕人,是因為他做了貝泰公司其餘十幾名速記員可以去做但一直沒做的事。今天,這位年輕人已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一家藥品公司的總裁。
有一次,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接到一位年輕人的來信,他剛從商學院畢業,希望到拿破侖·希爾的辦公室工作。他在信中夾了一張嶄的從未折疊過的10元新鈔。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寫的:
“我剛剛從一家第一流的商家院畢業,希望能進入你的辦公室服務。因為我了解到,一個剛剛展開他的商業生涯的年輕小夥子,能夠幸運地在您這樣的人的指揮下從事工作,實在太有價值了。
“隨函附上的10元鈔票足以償付您給我第一周指示所花的時間,我希望您能收下這張鈔票。在第一個月裏,我願意免費替您工作,然後,您可以根據我的表現,而決定我的薪水。我希望能獲得這項工作,渴望的程度,超過我一生當中對任何事情的熱望,為了獲得這項工作,我願意作任何合理的犧牲。”
這位年輕人終於進入拿破侖·希爾的辦公室工作了。他的主動精神和奉獻意識,使他獲得了他所希望得到的機會。在他工作的第一個月即將屆滿時,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總裁知道了這件事,立即請這位年輕人去當他的私人秘書,薪水相當高。現在,他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重要幹部。
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必須善於推銷自己。推銷自己是一種才華、一種藝術。有了這項才華,你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因為當你學會了推銷自己,你就會推銷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
每天我們都在推銷——不論我們推銷是否在行。
有人給自我推銷開了一個成功方程式:成功的自我推銷=能力×表現力。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大師詹姆斯更把自我推銷比作傳播學上的形象管理,他說,自我推銷必須包含三個方麵:道德、邏輯和熱情。行為學家在解釋這三個方麵時,把它歸納為必須是“利他”與“利我”的雙贏。自我推銷不同於商戰中的推銷,它是人們在現代生活與工作裏必備的心態、知識和思維方式。
如何做到“利他”與“利我”呢?有關專家為我們開了五味藥:
1內省外察
內省的目的在於正確掌握自己對工作真正的需求:究竟是為了名還是為了利,或兩者皆不可拋?以此為基礎方能準確定位。外察的目的在於了解工作角色和單位環境對自我推銷的允許度。適度的自我推銷既可以不得罪同僚,也不功高蓋主。最主要的其實還是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單位的實際需要,進而積極創造個人價值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