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趣事(1 / 2)

故事從我5歲那年開始。。

“來來來,乖孫子快過來吃飯,吃完飯給你好吃的。看看爺爺給你買什麼好吃的了?有你最愛吃的棉花糖、這還有泡泡糖、無花果、這是酸梅粉、果丹皮、還有火腿腸,這還有玩具刀、還有……唉唉唉小飛別跑啊!吃完飯再出去玩!嗨!”

話還沒說完,我早已跑到了門外,用稚嫩的童聲大聲說到:“不吃了,不吃了。爺爺我約好小傑他們去玩溜溜球,晚了就沒地方了。上次我輸了兩個,這次一定要贏回來。”

爺爺看著我跑出了大門,趕忙追出門外,用洪亮的聲音說到:“慢點跑!慢點跑!別摔著!哎!小心啊!一會早點回來吃飯啊!”

“知道了爺爺!我玩完中午就回家吃飯,你回去吧!”我大聲的回答,腳下卻不停的朝小傑家跑去。

“爺爺真是囉嗦啊!快趕上我媽了!”我小聲嘀咕道。想到媽媽,我無奈的搖了搖頭。媽媽哪都好就是太囉嗦了,是家裏管我管的最嚴的。還好常年在外做生意。爺爺最疼我了!什麼都舍得給我買:吃的、玩的、還有穿的。哈哈!想到這我心情變得好多了。

我馬不停蹄的一路小跑,不一會就來到小傑他家。

小傑名叫張傑是我的鄰居,比我大一歲,也是獨子。【獨生子女的簡稱,以後不再解釋,但東北話獨子是罵人的話。】由於他生日小,還沒到上學的年齡,所以每天就和我們幾個小孩混在一起。

小傑父母也是在市裏上班的工人。白天由奶奶帶看,根本管不了他。

小傑家離我家很近,不到200米,因為世代都住這,所以不像我家房子那樣麵積很小,到現在還和叔叔,爺爺三家合住一個院子就三間小房。

而他家就不同了,有很大的院子,裏麵還有一個種菜的園子。能同時容下我們一堆的小孩玩遊戲。

我沒有敲門,一把打開小傑家的大門直接往裏衝,隻見院子裏有五六個小孩已經開戰了(彈溜溜球)。我招呼也沒打一聲迅速的加入了他們之中。

【注:彈溜溜球(又叫玻璃球)。

“彈玻璃球、打‘啪唧’,輸贏不帶打架的”,兒時長在嘴邊的話。用冰棍棍字,在地上挖個坑,幾步遠劃條線就可以玩的不亦樂乎了,但玩玻璃球身上絕對一身土,回家免不了父母的一頓念叨。嗬嗬,可是父母依然給錢買玻璃球,再一身土。如今回味無窮啊。

當時,它在男孩子中很盛行,當然也不乏個別女孩子參與。雖然現在沒有人玩了,可還能看到它的身影,有一種玻璃球至今我沒弄明白是用什麼做的,就是裏邊有著各種各樣彩色花瓣的透明玻璃球。由於它比較短缺,而且美觀好看,身價自然就高啦。在遊戲中除了舊的或者掉茬的外,那些新的誰也不舍得用,都作為“顯擺”的收藏品,揣在兜裏。我不知道諸位看沒看到過去老年人用的煙袋口袋?有點資曆的玻璃球“玩家”幾乎都有一個類似的袋,玻璃球裝在裏麵將口袋口的繩拉緊後,係在腰間,隨身攜帶。哈哈,跑起來嘩啦嘩啦響,這還不算,由於它的重量比較沉,墜得褲子直往下掉,老有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