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鬼子來了(2 / 2)

最可怕的不是這些,而是八路軍隊伍裏有一位首長,若不突圍出去,其代價不僅僅是革命烈士殞命,而關係到這個戰局的成敗,當年的吳山老百姓,也躲避在吳山上,雖然手無寸鐵也無槍炮,卻憑借他們對吳山地理的了解,用古代拋石機的方式從山頂朝下發動攻擊。

軍民一心,共抗日寇。可以說大戰每時每刻都有人流血犧牲。

他們爭鬥的焦點並不是勝敗,也不是生死,而是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人。八路軍必須要讓首長安全撤離,而日本鬼子則從漢奸的口中得知了這位首長的重要性,動用了最為強悍的攻擊手段,對吳山上的抵抗者進行瘋狂屠殺!

眼看著抵抗在炮火前線的八路軍一個個在炮火中犧牲,最後剩下的不足十餘人,而吳山百姓幾乎用掉了所有山上的石塊,無力幫助八路軍脫困。戰鬥是殘酷的,八路軍打敗了日本鬼子無數次進攻,就算他們還有一個人,也要保護好首長的安全,也要講這場戰鬥進行到底。

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一個日本大佐被活捉了,他是在最後一次進攻中被活捉的,而令八路軍戰士奇怪的是,這個大佐並沒有受傷,而是故意被活捉的。那個日本大佐操著不太熟練的中文說出了他的意圖。

他告訴了八路軍首長,他的名字叫野村嘉城,是日本第三憲兵隊大佐,他內心對日本發動的這場入侵戰爭感到恥辱,但是身為日本軍人卻無非改變整個國家的喪心病狂,他希望這場戰爭早日結束,日本國家終究會得報應的。

當時,八路軍很難相信那個日本人的話,畢竟戰場上爾虞我詐,怎麼輕易相信一個日本軍人的話。

不過,眼下的八路軍已經所剩無幾,根本就不可能在抵抗住下一次的掃蕩進攻。當野村嘉城提出,幫助八路軍首長撤退的建議後,卻是令人極為震驚。

這種可謂是叛國罪,這個日本軍人真的有那麼仗義嗎?

最後,八路軍首長決定,為了不連累吳山百姓,他必須及時撤退,引開日本軍隊的再一次大圍剿。

於是,首長帶著僅存的三位八路軍,化妝成百姓,被日本大佐假裝押下山。野村嘉城並沒有食言,隨後,駕駛一輛日本軍車將八路軍首長送出包圍圈,洗清了他內心對這場侵略的贖罪感。

離別之前,八路軍首長握著他的手,感慨道:“長期的熏陶和心理積澱使日本人養就了貪婪、野蠻、凶殘和好鬥的思想,並且根深蒂固。正如強盜不可能一下子幡然醒悟,丟掉他的狼子野心。不過,野村嘉城先生卻沒有被日本這部戰爭機器所利用,沒有被天皇所迷惑,像你這樣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

當年八路軍首長的話可謂明鑒古今,就算是現在的日本人,同樣是凶殘,野蠻,好鬥,而與之相反的一些愛好和平的日本人比如蒼井空,宮崎駿,鳩山由紀夫,井上清,矢野浩二,僅僅是鳳毛麟角的幾位。

八路軍首長脫險後,野村嘉城的和平思想也走到了盡頭,他的上司在處決他之前,還算是給他留了一點麵子,給了他一把軍刀自行了斷。野村嘉城臨死前留下遺言,無顏愧對曾經被侵略過的中國,死後願意留在中國的青山,永遠贖去心頭的那份抹滅不掉的罪惡!

野村嘉城死後,善良的吳山百姓並未因為他的特殊身份而拋棄他,而是將野村嘉城與百餘名八路軍烈士葬在吳山一處風水極好的墓地,讓他永遠安息在此,感受中國人的崛起!

而這位要去吳山掃墓的村井義孝其實便是野村嘉城的兒子,他的故事,在日本沒有人知道,但是在他心裏卻是一直記得吳山這兩個字。

當他出現在農博會,見到吳山的背景畫麵,不由得感慨萬千。

路一鳴從張校長哪裏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深為那段殘酷的曆史戰爭而感到內心沉重!沒想到,吳山之上,還有英烈的亡魂在笑看著他們,這不僅僅是村井義孝的事,路一鳴同樣要去祭拜!

次日,路一鳴和村井義孝以及三十多人組成的祭拜隊伍登上了吳山。

吳山是一座美麗而浩瀚的高山,在吳山百姓的心裏,比珠穆朗峰還要高,還要值得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