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舒眠答疑解惑錄
1.中醫和西醫,哪種方法治療失眠效果好?
答:兩者各有所長,但有著本質的不同。西醫隻是治標,中醫可以治本。簡單地說,就是西醫通過一些西藥可以讓你睡得著,但是中醫通過中成藥可以讓你睡得好。而且,大家都知道,中醫中藥的副作用明顯要比西醫小。
2.為什麼我看了好多中醫,失眠還是治不好?
答: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因此中醫治療方法上也會有不同。比如,西醫治療某類病人,大都通過先進的儀器來探測身體內的疾病,而中醫除了把脈之外,還要問他的年齡、職業、居住地,甚至是生活中一些比較瑣碎的個人問題,以此來對症下藥。所以中醫是個案療法,中醫開的藥隻適用於你個人。同樣的失眠症狀,不同的人開的藥就不同。這對於中醫師的要求就比較高。
3. 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睡眠時間逐漸減少?
答:這是因為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無論是大腦還是身體都尚未成熟,需要較多的睡眠時間,以保證身體發育增長的需求,這是由人生長發育規律所決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逐漸發育完善,而且我們的神經細胞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從30歲開始,每年神經細胞都要減少0.7%左右。醫學研究表明,從30歲到80歲,人的腦重量要減輕100g左右。睡眠是腦部的一種活動現象,由於神經細胞減少,自然也就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時間。
4.失眠有沒有什麼診斷標準?
答:失眠的最基本定義就是睡眠障礙,而且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的睡眠而言。它是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對於睡眠的質和量不滿意的情況,不能以統計上的睡眠時間作為失眠的主要標準。對於失眠有憂慮或恐懼的心理可形成惡性循環,從而使症狀持續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種精神症狀障礙(如神經衰弱、抑鬱症)的一個組成部分,不作失眠診斷。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難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早醒、醒後不易再睡、睡眠表淺、似睡非睡、夢多並且常被噩夢打擾。
(2)上述睡眠障礙每周至少發生3次,並持續一個月以上。
(3)白天疲乏無力、頭脹、頭昏等係列症狀。
(4)失眠引起顯著的苦惱,或活動效率下降,或妨礙社會功能。
(5)不是任何一種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症狀的一部分。
(6)經各係統和實驗室檢查未發現異常。
美國睡眠障礙協會提出的量化標準如下:
首先是入睡困難。從上床到入睡時間超過30分鍾。
其次是睡眠不充實。指的是覺醒的次數太多;或者醒後到再睡二者時間間隔過長,如整晚覺醒時間每次超過5分鍾,同時覺醒次數有兩次以上;或者是每晚覺醒時間超過40分鍾。
再次是淺度睡眠。熟睡或深睡期降低,相應的入睡期和淺睡期增加,這也顯示出睡眠的量不夠。
最後是睡眠的時數不夠。睡眠時數少於5~6小時,並且白天有不適感覺。
5.早醒也是失眠嗎?
答:如果每周多於4次或者連續3周比平常早醒兩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並且不能再次入睡,在白天感到困乏、注意力下降、心煩等情況,就要考慮是否有失眠症。早醒多見於抑鬱性的人、老年人或者是因為工作等引起心理壓力過大的人群。
6.睡眠和床位方向有關係嗎?
答:許多養生專家認為,頭朝東睡有益健康,這是因為地球軸心為南北,東西向旋轉,睡覺時頭朝東與地球旋轉方向恰好一致,身體得以放鬆,使人感到舒服而能充分地睡眠。但由於每個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一、生活習慣不同,而以特定、適合的睡眠床位方向與自己的身體相協調為最佳,這樣的床位方向最益於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