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些知名編劇人,則會有電影公司具體聯係,當然他們肯不肯給劇本也是二話,畢竟秦淮影視娛樂公司並沒有證明過自己,仍會受到來自業內的懷疑。大家都清楚秦淮影視娛樂公司是一個個體,並不是秦淮工作室,如果說秦淮工作室出品點評或者電視劇,絕對是另外一番場景。
一疊疊的資料開始累積,不多時兩個紙殼箱就被塞滿,足足有一百多個劇本,但前方人數還是很多,這主要歸結為,秦淮等人也不知道需要什麼劇本,因此才廣撒網,要不然直接貼出“題材類要求”起碼能少很多。
其他人在接收劇本,而秦淮則是思索著新電影類型,他的影視公司初創,打響名頭的方法很多,但比起這些,秦淮更傾向於“名牌效應化”。
例如漫威、dc等係列作品,這不光能令電影本身成為名牌,連帶著電影公司都能得到影迷們的認可。
但係列片太難了!
很多電影,第一部是佳作,第二部就坑爹了,這完全是因為劇本的限製性,很少有人會將一個劇本伸展到漫長的篇章,吃力不討好。
而且這裏麵有‘賭博’的嫌疑,賭對了一生都不用愁,賭錯了那就真悲劇了。
因此,盡管收到這麼多劇本,基本上都是短篇類居多,其中摻假著一些中篇,但要論長篇則是一個都沒有。
“好了,秦哥,我們可以走了。”一個工作人員對著秦淮說道,秦淮也是從思考中回過神,點了一下頭。
收到劇本後,篩選是回到公司在進行,因此眾人也起身離開。
漫長的篩選過程令秦淮幾乎要瘋掉,因為正如電影公司初創從事需要一個主心骨,而這個主心骨自然就是秦淮,秦淮也是責任巨大,閃現劇本當然會有人進行初次篩選,但是到秦淮這裏的還是滿滿的一箱子,果然還是被嚴姍姍坑了,早知道還不如找個理由不來呢。
這些劇本有好有差,因此審美極其疲勞,秦淮不是專業人士,也特意吧韋明叫了過來,好吧,為名也不是很專業,但是眼光還是有的,因此無法做到他們那般通過開頭就能判斷整部電影的價值,需要通篇閱讀下來,這才能做出準確的評價。
而這也令秦淮等人的帥選效率低的多。
整整一下午的時間,他們的工作才完成一半,身後仍是堆積如山的劇本。
“哈~~~~~~~”
秦淮用力的伸了一下懶腰,穿著藍色的襯衫,領口大開,領帶鬆垮的掛在上麵,一副疲勞的樣子。
國內的電影市場還是不夠成熟,像這種收集劇本的工作實在是有些繁雜,此時秦淮多希望華國也有類似電影工會這種東西,隻要在上麵發布懸賞以及留下地址,將會有源源不斷的劇本供應審核。
這也不需要秦淮等人來回跑動,東海隻是第一站,此後他們還要去很多的地方,哪怕是香港也是要去一下的,畢竟有向先生在在香港會變得非常的順利。
整個一圈跑下來加上篩選,一個月的時間都不見得夠,工作效率太低了,但這也沒辦法,國內電影業的發展由各大學院為基礎呈現上升趨勢,與國外的行情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