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桃花如雨,芳菲既盡。
一生,一念,一幻夢而已。
紅塵千丈,人心冷暖,一朝看透。第一折
杭州城裏新來了個說書的,素日常在繁香樓下的茶館裏歇腳,一歇就是大半天,一壺清茶,一柄折扇,古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花前月下,他都能說得活靈活現,那真叫一個說得比唱得還好聽。有人不願聽這些,讓他侃侃而談繁香樓裏的名妓,還有人讓他算命,說書人從善如流,仿佛這大千世界無不在他掌握之中。
“咱今天說說那先朝的美人楊貴妃……”這一日說書人照例搖著折扇開腔道。
“誰願意聽你個窮說書的嘰嘰歪歪,盡是些老掉牙的故事!”茶館裏已經有人起了哄,“要講,你講講咱杭州城那些出了名的美人!”
“對!那才叫活色生香!”
有人拆台,說書人也不惱,悠悠地晃著折扇,思忖一會,便又行雲流水地跟諸位聽眾侃開了,“你們就瞧好罷!這杭州城自古便是富庶的魚米之鄉,更是後妃輩出之地。其一,這獨孤將軍府上的大小姐,賢淑聰慧,未出閣便有盛名,皇太後金口欽點她進宮選秀,皇上也恩寵優厚,現在可是金枝玉葉的皇貴妃娘娘!”說書人假模假式地作了個揖,“其二是那慕容郡主,才情那是沒話說,其三,還有秦家銀樓的秦小姐,杭州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你們這幫沒見識的,這偌大的杭州,真正的美人,可是一個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女子!前麵那什麼秦家小姐,跟這位姑娘一比,那是給她提鞋也不配!”
說書人口氣極大,人群開始躁動:“哪家的姑娘,竟貌美到這個地步!”
說書人得意極了,不急不緩地說:“蘇杭一帶,多出瓷器絲綢,綾羅綢緞,自是出自獨孤府的綢緞莊,而這瓷器,卻是哪家製得最好?”
已有人不假思索道:“城南蘇府!”
“不假,不假。蘇府是製瓷的翹楚,府上每年出的那十幾件青花瓷器,都是不世之寶。可這青花也好,甜白釉也好,可不是出自笨拙的雇工之手,這些瓷器,全是蘇府的大小姐一手上釉製成的。”說書的頗有得色,“這蘇大小姐名青瓷,製瓷手藝好,容貌也是一等一的,人稱‘瓷美人’!”
一個小廝趕馬經過:“什麼蘇大小姐,怎麼也沒聽過!我卻隻知蘇府有個名為菡萏的二小姐!”
捧了胭脂的青樓女子笑道:“那蘇青瓷,奴家卻是見過。隻是日日以薄紗覆麵,教人看不清真容。可蘇府的二夫人王氏說,蘇青瓷是生了一對極美的眼眸,可卻有滿腮的麻印,又是豁嘴,才覆了紗不教人看的。”
人群愈發不依不饒:“明明是不能見人的醜姑娘嘛!”
“江湖騙子!”
“我?我可是半仙,怎會騙你們?那蘇大小姐並非二夫人所出,被二夫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自然會毀她名聲。可青瓷姑娘卻是真真的一個美人兒,你們可知為何都稱她為瓷美人麼?”說書人辯解道。
一時無人答話,說書人悠悠道:“你們可知,為何都稱她為瓷美人?不瞞您們說,這蘇大小姐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皮膚白得,就跟那雪瓷似的!我且聽她的乳母趙姨娘說呀,蘇大小姐那皓雪似的玉腕上,紋上青花的紋理,就跟那瓷娃娃一般模樣!”
說書人口中的蘇青瓷活色生香,妙麗無雙。不禁讓在場未娶親的青年人心馳神往,遐思不已。恨不得現在遣媒婆去蘇府說親。
“這蘇大小姐絕色無雙,又是蘇府正室夫人所生,蘇大人蘇夫人當珍珠養著的,你們就別癡心妄想了!”說書的一合折扇,“這蘇青瓷到底是未出閣的女子,她的閨中秘事也隻有蘇夫人和趙奶娘知道了,諸位,欲知後事如何,明日餘某再跟您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