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禹王九鼎(1 / 2)

又是一次完勝,姬傑的大名和這場仗再一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總的說來,韓國在這場仗裏吃了大虧,賠上數千精兵不說,外加五萬石糧草和幾十萬輛黃金。

至於到底是幾十兩,那隻有姬傑和韓王兩個人知道,為了挽回一些麵子,韓王請求他不要將這個數字公布出去,他答應了。

不過,之前俘虜了八千秦軍,姬傑還騙來二十多萬兩呢,韓軍被俘兩萬多,總不至於贖金比秦國給的少吧!

除了這些,還有一件最重要的東西——禹王鼎,姬傑以此作為雙方談判的基礎,韓王自打王鼎到手就從沒把它當回事兒,不就是一個大銅疙瘩嗎,還不如融化了鑄成銅錢來的實在呢!

前一陣子秦國也以此為要挾,那就給姬傑吧,讓秦國人找他要去,為了它大打出手才好呢!

所以,談判正式開始之前,王鼎就已經送到了姬傑的手裏。

終於集齊了九座王鼎!

李牧成了本次失利的主要負責人,帶著殘兵敗將回到趙國後,便被罷免了元帥一職,要不是考慮到他功勳卓著,早被趙王一刀哢嚓了。

司馬尚一同被免職,兩人閑賦在家。

奸相郭開和巨鹿侯趙穆趁機將自己的親信安插軍中,趙國軍隊經他們兩個一搞,變得烏煙瘴氣起來,能征善戰者不能掌握實權,位高權重者皆屬宵小之輩。

經曆了這幾場仗,大周完成了從弱小到強大的飛躍,雖然姬傑手裏的兵員數量無法於七國相比,但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君主,想要打大周的主意,還真的先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分量。

用姬傑自己的話說,現在的大周距離開疆擴土還有一段距離,自保卻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大周的崛起,對華夏大陸的發展已經起到了微妙的影響,也許很快人們口中的“七國”就會改成“八國”!

到現在為止,與大周相鄰的秦國、魏國、韓國,加上不相鄰的趙國,都和姬傑交過手,唯一的相同點是——他們都已失敗而告終。

從一開始隻有三百人的昭城衛隊,到現在將近四萬正規軍,姬傑隻用了一年的時間。

而且還控製了司馬家族,又有龍城製造業作為根基,加上姬傑在華夏大地的聲望,昭城嫣然成為一顆耀眼的明珠,王城在大周的地位被取而代之。

瘟疫剛過,秦國在楚地與齊楚聯軍對峙,不能前進半步,隻好退兵據守。秦王再一次籌劃伐趙之事,七國當中隻有趙國有能力於秦國抗衡,早就被他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早一天將其拔出。

趙王得到消息後,馬上派出使者出使韓國和魏國,三晉再一次結盟,共同抵抗秦國的侵略。

回到昭城,姬傑的第一件事就是從須彌戒中喚出九座王鼎,按照其原本的順序擺放好,從韓國人手裏得到的那座果然《軒轅劍》。

九座王鼎九種秘法,其中《禹王訣》、《蚩尤槍》、《射日弓》和《軒轅劍》姬傑親自修習;《瑤姬匕》傳給了姬雪靈,她已經將其中大部分招式練的純熟無比,而且教出了一支善於完成刺殺任務的小隊;《神農篇》傳給了小丫頭趙倩,除了最後的長生不老藥還沒有練成,其他的都已經完全掌握。

《盤古斧》被分成三部分,分別傳授給了雄霸、熊奎和熊賁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