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包括鍛造技術中的折疊、複合夾鋼、滲碳等等工藝都有聽說過,他把這些理論性的東西拿出來跟歐明一起探討,讓歐明受益匪淺。
歐明將從姬傑那裏獲得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之中,他們不急於製造出一件驚世駭俗的成品,而是將全部精力放在材料的製作上,先掌握了包括冶煉、鑄造等等過程,再將其變成成品就變的十分簡單。
歐明不愧為鑄造大師歐冶子的後人,熟練掌握了各種工藝,而且有所創新,在他的帶領下,鑄造監在一個月之後拿出了十幾種軟硬各不相同的鋼材樣品,請姬傑過來檢閱。
“君上請看!”歐明拿起一塊雪亮的精鋼,說:“這是我們鍛製出的最硬的一塊鐵,現在就算把它燒紅了,用大錘也很難再改變其外形,硬度是青銅的三倍還多!”
“這麼硬啊?”姬傑吃了一驚。
“沒錯!”歐明接著說:“隻是這種鋼材的製作極為複雜,而且一旦成型便不能改變,無法大量推廣!不過君上放心,我們還鍛出了另外一種樣品,硬度與之相比稍遜一些,但有很強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做成的刀刃鋒利無比,且多次揮砍不會卷刃,可與韌性極佳的鋼條複合鍛造,可到達剛柔並濟的效果!”
姬傑一一將樣品拿在手中,不同的樣品顏色有很大的區別,重量上也有變化,他慶幸用對了歐明,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亂世中生存必須依仗強大的軍隊,而強大軍隊的基礎便是士兵們手中的兵器。
“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有什麼難處嗎?”姬傑詢問。
歐明搖搖頭,馬上又點點頭,說:“主要是鐵礦石冶煉的時候,費工費力,木炭的溫度不好掌握,浪費了不少時間,要是能解決此事的話,接下來的事情必定事半功倍!”
那就把木炭改成煤炭啊,姬傑馬上著手去辦,仔細的描述了煤炭的性質,派出一大批人四處尋找。
殊不知姬傑的這一決定,又一次將人類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好幾百年,沒辦法,誰讓咱有著一顆現代化的腦子呢,不用其不是辜負了老天爺的一片美意。
好消息頻頻傳來,第一隊回歸的人馬報告說棲山附近儲備了大量的煤礦,位於距離地表層幾米深的地下,可滿足露天開采的要求。
第二隊人馬回報說在位於大周和燕國交界的戈壁地帶發現了鐵礦石,而且是含鐵量很高的赤鐵礦,礦山大的一眼望不到邊,由於地處戈壁,大周和燕國曆來不看在眼裏,以至於數百年來人跡罕至,適於秘密開采。
“太好了,全是TMD不用花錢就能搞到手的東西!”姬傑這個高興啊,一方麵在封地昭城就近招募民夫,開采煤炭;另一方麵讓趙淩派遣一隊騎兵在戈壁灘上建立營寨和邊防,同時大量招收更多的民夫,待秋收之後開赴那裏采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