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態度:造就金牌員工的關鍵(1 / 3)

第二章 態度:造就金牌員工的關鍵

態度:卓越與平庸的分水嶺

今天的世界,就像一個龐大的競技場,輸贏全在你自己。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中,你要麼是卓越的獅子,要麼是平庸的羚羊,成為獅子或者羚羊完全取決於你的態度。

在一家銷售公司,老板吩咐三個員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貨商那裏調查一下商品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第一個員工10分鍾後就回來了,他並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別人打聽了一下供貨商的情況就回來彙報。半小時後,第二個員工回來彙報。他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第三個員工90分鍾後才回來彙報,原來他不但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了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公司的采購需求,將供貨商那裏最有價值的商品做了詳細記錄,並且和供貨商的銷售經理取得了聯係。在返回途中,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裏了解皮毛的商業信息,將三家供貨商的情況作了詳細的比較,製訂出了最佳購買方案。

第一個員工隻是在敷衍了事,草率應付;第二個充其量隻能算是被動聽命;真正盡職盡責地行事的隻有第三個人。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會賞識哪一個?如果要加薪、提升,作為老板,你願意把機會給誰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故事中第一個員工注定要成為失敗者,第二個員工隻能成為一個平庸的人,而第三個員工則會超越平凡,成為卓越的成功者。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為什麼會這樣呢?仔細觀察、比較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我們就會發現“態度”導致了他們的不同人生。這是我們最值得深思的地方。然而,在工作中許多人並不理解這一點。大多數員工對自己的老板牢騷滿腹,對自己的工作懶散拖遝,對公司的前景悲觀失望;而大多數老板則時刻擔心員工消極怠工,對公司產生不滿情緒,動輒拍屁股走人。兢兢業業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心無旁騖地發揮自己潛力的員工少之又少;能專心致誌於公司的發展前景,不為擔心員工跳槽而費神的老板更是難得一見。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番情形:員工們工作起來十二分不情願,而做老板的則整天為這類事情心煩意亂。員工想盡辦法逃避責任,得過且過,對自己的工作敷衍了事,老板則要為改變這種糟糕的狀況而絞盡腦汁。這樣發展下去的結果是,員工和老板都把大部分原本應該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如何打贏這場內部戰爭上。這樣隻可能導致兩敗俱傷,這樣的企業還談何發展,這樣的員工怎麼會有前途?

林欣是公司的秘書,她的口頭禪是:“那麼拚命幹什麼?大家不是都能拿到薪水嗎?”林欣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按部就班;職責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一遇挫折,她最擅長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晉升是少數人的事,大多數人還不是像我一樣原地踏步,這樣有什麼不好?”

馬均是林欣的同事,隻是普通的銷售員。他的職業技能不是一流的,然而在公司裏,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馬均忙碌的身影。他總是熱情地和同事們打招呼,精神抖擻,積極樂觀,力爭第一。

馬均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是在項目受到挫折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他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

同事們都喜歡和他接觸,他雖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卻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時刻享受工作的樂趣。

一年後,林欣仍然做著她的秘書工作,上司對她的評價始終不好不壞。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應聘熱潮又開始了,上司開始關注起相關的簡曆來,也許,新鮮的血液很快就會補充進來,林欣的處境似乎有些不妙。

而馬均還是那麼積極進取,忙碌的身影依然隨處可見,他已經從銷售員的辦公區搬走,這一年,他被提升為銷售經理,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林欣和馬均在同一水平線上起跑,但結果卻迥然不同。

由此可見,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如果你也像林欣那樣,總甘於庸庸碌碌地工作,從不為改進工作做任何努力,那麼,即使你正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你也不會有所成就。

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裁佛裏德利·威爾森被問及如何對待工作和事業時說:“一個人,不論在挖土,或者是經營大公司,他都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使命。不論工作條件有多麼困難,或需要多麼艱苦的訓練,始終用積極負責的態度去進行。隻要抱著這種態度,任何人都會成功,也一定能達到目的,實現目標。”

那麼,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呢?是卓越的品質生活,還是一事無成呢?雖然結果並不一定能盡如人意,但理應在開始時你就選擇最優秀的態度來對待工作、生活,這樣既是為了向輝煌邁進,也是為了讓自己無愧於心。否則,遺憾的不隻是你的老板,還有你自己,你會時常懊惱為何當初沒有全力以赴。因此,為了對自己負責,你應當選擇與卓越的態度為伴。

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麼他就應該像米開朗琪羅繪畫、像貝多芬譜曲、像莎士比亞寫詩那樣,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於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讚美:‘瞧,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他的活兒幹得真漂亮!’”這裏是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的話。

無論你貴為君主還是身為平民,都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卑賤的,那你就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也許某些行業中的某些工作看起來並不高雅,工作環境也不優美,無法得到社會的重視,但是,請不要無視這樣一個事實:有用才是偉大的真正尺度。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最令人滿意的工作是那些能充分表現我們才能的工作。人生隻有一次!正是為了獲得什麼或成就自我,為了提高上天賦予的技能,使身心發展得全麵、均衡、和諧,我們才專注於一個方向,為之付出畢生心血。

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現、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個人。

工作是否單調乏味,往往取決於我們做它時的心境。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當一名製鞋工人並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如果製出的鞋都是次品那才是不光彩的事。

波士頓的一位名叫比利·格雷的商業巨子,在責備一位機械師工作不夠認真時,遭到了機械師的反擊。這位機械師叫嚷道:“我告訴你,比利·格雷,你說的這些話讓我無法容忍,我很清楚你的底細。你曾經不過是樂團裏的一名無名的鼓手罷了。”格雷回答道:“你說得不錯,我當時確實是一名鼓手,但我擊鼓不是擊得很好嗎?”

人生的目標貫穿於整個生命,你在工作時所持的態度,使你與周圍的人區別開來。日出日落、朝朝暮暮,它們使你的思想或者變得更加開闊,或者變得更加狹隘;使你的工作或者變得更加高尚,或者變得更加低俗。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動適應生活的人,他們不願意奮力崛起,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他們實際上是懦夫。

每一件事情對人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你是圖書管理員嗎?你在辛勤勞動、整理書籍的時候,是否感覺到自己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你是學校的老師嗎?你是否對按部就班的教學工作感到厭倦?也許一見到自己的學生,你就變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很多人隻意識到人活著需要尊嚴,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虔敬工作給人以尊嚴,人也給工作以尊嚴!沒有不重要的工作,隻有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看不起自己的人。

正是基於這一點,《福布斯》雜誌的創始人B·C·福布斯說:“做一個一流的卡車司機,比做一個不入流的經理更為光榮,更有滿足感。”

杜魯門當選美國總統以後,有記者到他的家鄉采訪他的母親。記者首先稱讚道:“有哈裏這樣的兒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這樣。”杜魯門的母親讚同道,“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令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麼的?”記者好奇地問。

“他正在地裏挖土豆!”母親自豪地說。

在杜魯門母親的眼中,當總統的兒子與挖土豆的兒子,同樣都值得她自豪。兩個兒子隻是職位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沒有一項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隻要做這項工作的人具有不同凡響的品德。一個不稱職的總統,絕比不上一個“偉大的挖土豆的人”。

當一個人做他適宜且喜歡的工作,在工作中發揮他最大的才華、能力和潛在素質,不斷自我創造和發展時,他就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有自我實現的動力的人,往往會把工作當做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竭盡全力去做好它,使個人價值得到確認和實現。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他將體會到滿足感如同植物發芽般迅速膨脹。

許多天才人物並不是天生的強者,他們的競爭意識與自我創新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的奮鬥逐漸形成。通過學習,誰都能有膽有識,敢於競爭,敢於創新。

不要因為弱小而不敢與人競爭,也不敢輕易創新。同樣也不要因自己所做的工作簡單而不屑一顧,實際上,許多強大的人物就是從做看似卑微的工作開始的,他們隻是保持了積極的工作態度,才能夠實現從弱變強的跨越。

香港演員周潤發,曾從事過不少現在年輕人嗤之以鼻的工作,他以親身經曆向年輕人說明,職業無分貴賤,要學習戰勝逆境。

發哥說:“工作無分貴賤,我做過信差、門童與雜工,日薪8元我都做過。電視台第一份合約月薪500元、第二年700元,最紅時拍電視劇《狂潮》,月薪也隻是700元。那又怎麼樣?有工作寄托起碼有奮鬥心,不要說‘貢獻社會’那麼偉大,但可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工作是人生經曆我的工作經曆,對演藝生涯十分有幫助,每個行業的人都要靠經驗摸索成長。”

發哥勉勵處於逆境的人:麵對困難、逆境不要灰心,關鍵是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

如果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工作,或者僅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工作或許是毫無生氣、單調乏味的,仿佛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吸引力和價值可言。這就好比我們從外麵觀察一個大教堂,教堂的窗戶布滿了灰塵,非常灰暗,隻剩下單調和破敗的感覺。但是,一旦我們跨過門檻,走進教堂,立刻可以看見絢爛的色彩、清晰的線條。穿過窗戶的光線似在奔騰跳躍,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人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我們必須從內部去觀察才能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質。有些工作隻從表象看也許索然無味,隻有深入其中,才可能認識到其意義所在。因此,無論幸運與否,每個人都必須從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將它看做是人生的權利和榮耀——隻有這樣,才能保持個性的獨立。

職業從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表現,反倒是工作表現,最終會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