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
一個姐姐對弟弟的親情?
孟曉梅想想也是覺得可笑,這個理由更是有些牽強,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孟曉梅自己都不相信,她也不知道耿家建這個家夥是怎麼想的。
張薇薇看著孟曉梅的一臉懵懂的樣子,癡癡地笑著,“曉梅姐,要是照你這麼說,你是不是對這個小子沒有感覺?”
孟曉梅一聽,有些生氣:“有什麼感覺!他還是個小孩!”
“小孩?你看看你跟著大四的男生打籃球呢!還小孩?”張薇薇還在笑,“曉梅姐,反正我看著這小子挺有朝氣的,你要是沒有想法,要不就讓給我跟李桃吧……”
“什麼?”孟曉梅以為自己聽錯了,敢情這個張薇薇是跟自己開玩笑的。
原先的時候,這個張薇薇可是對耿家建不屑一顧的,總是說人家鄉土氣息濃厚。
孟曉梅笑著說:“張薇薇,你是不是體內的荷爾蒙分泌反常了?怎麼著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你這樣說倒也罷了,我也是知道你口無遮攔,可是你還拉上李桃,真是絕對的損友!”
孟曉梅還問說完,李桃卻是說道:“曉梅姐,這小子長得還是很正點的,你要是看不上,就讓給我們上,也幫你教教這個弟弟……”
聽到李桃的話,孟曉梅愣了!
這兩個女人怎麼了?怎麼突然之間變成了這樣的騷氣十足!
這讓孟曉梅心裏有些難堪。
這個耿家建,真的這樣有魅力嗎?居然讓自己的兩個閨蜜的四隻眼睛放著光?
那自己和耿家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友誼?親情?似乎都說不清楚。
孟曉梅記得,就連那堂課中,最後說的男女之間的友誼,也隻是一種借口,或者也隻是一種過渡。
男女之間的友誼即使短暫存在,也是很難維持的。
首先,你們要承受來自外部的壓力。在一段異性友情之中,我們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許多猜忌,這種猜忌不僅來自親人、朋友,更來自整個社會對這種友情形式的眼光與態度。
這種社會態度經常影響到這種友情關係中男女雙方的看法,讓我們去懷疑對方和自己的動機,使兩人之間產生隔閡。
大多數異性友情的破裂並不是因為內部感情分裂,而是外界的壓力。比如一方懷疑另一方把自己當作了“備胎”,或者一方的伴侶不允許兩人之間的異性友誼存在。
但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雙方對於這段友情的定位。
如果一方覺得兩人的感情是“柏拉圖式”的,而另一方卻是“我方渴望”的。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理清自己的情感或是避免破壞這份友情,友誼關係中的一方可能會選擇性地回避或者疏遠另一方,在這種時刻,如果沒有彌補性的措施的話,也許就會是這段友情的終點。
在“要不要發生性關係”這個重大問題上,雙方也會存在分歧。在一些異性友誼中也存在性關係,但很有可能,雙方對待性關係的態度不同。
其實,當你身處一段關係時,無論你們將關係定義為友情、愛情或者別的什麼(這世上的感情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弄清楚雙方對這段關係的定義和需求、設立好邊界才是最重要的,這可能是比探討“是否存在純友誼”這樣的問題更重要的事。
有人認為男女之間關係的根本都是性的;有人卻認為確實有男姐們兒、女哥們兒的存在。這個爭論真有一種“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架勢,你支持哪一方?
雨果大人有言:男人和女人之間是不存在友誼的。
但是,事實情況是這樣的:生活中你們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一起慵懶地窩在沙發看球賽……你們有很多共同愛好和興趣,也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你們心中也總為對方留出一個特別的位置。
有人認為這不過是以友誼之名的情感放肆,也有人認為異性間不存在純正友誼念頭的產生不過由於本身的雜念。
那麼,男人和女人之間真的存在純友誼關係嗎?
從一次采訪中,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結果,即:多數男性覺得男女之間不存在純友誼;相反,多數女性則覺得男女之間存在純友誼。
要回答“純友誼”性別上的巨大差異,我們需要先深入了解一下什麼“純友誼”。
我想一份最好的友誼,莫過於一個人像心理谘詢師一樣。
①無條件支持你。
②積極關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