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這是一首羅大佑的老歌,那時候中國剛剛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大門,中國人也都在為美好的明天奮鬥。
當明天變成了今天,在座的許多人卻都不敢相信明天會更好了。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
很是甜美清脆的女聲,像咬了一口大鴨梨,甜而不膩,讓你對唱歌的人充滿了期待。動聽的歌聲簇擁著一個女孩兒走上了舞台,我一時間有點激動,臉頰發燙,心跳加快,很少能有女孩能讓我這樣,或者說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女孩兒,就是她--嚴妍。
嚴妍是學校文藝班的高材生。
文藝班其實沒有什麼硬性的標準來衡量所謂的成績。所謂高材生,就是指高挑的纖細的身材,外加迷人的臉蛋。嚴妍跟我一樣是高二,早在一年前的元旦晚會上,我就和很多學校的男生一起記住了她。
她當天和幾個人一起跳街舞。要是一個人跳的話,我這種不懂得欣賞的人也不會覺得嚴妍有多好。可是當時有一群人在跳,相比之下覺得別人跳舞像企鵝般可愛。嚴妍的每一個關節都被音樂流入了韻律,一時像柳絮般飄逸沒約束,時而像小鳥般活力輕盈。長長的雙腿,纖細的胳膊,蛇一樣挪動的腰肢,弱智而且糊塗的上帝就這麼隨意的把一切都給了她,讓在整夜之間成了學校男生心中的寵兒。
全校有3000多的學生,高一、高二,每個年級都有20多個班,高三有近30個班,但是藝術特長班,每個年級裏卻隻有一個。
一中在這個小縣城裏的地位就如同清華北大在中國的地位一樣,能進來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就是一種成功,一種榮譽,哪怕這種成功隻是流於表麵,如煙霧一樣虛幻。
對於愛麵子的中國人來說,花大把的錢把孩子送進一中隻是為了能理直氣壯的說一句話:"我孩子在一中上學!"這是很爭臉麵一句話,能得到很多人的誇獎和認同。
學校的文藝班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在一中裏建立起來的小公園,讓人花大把錢來裏麵看看風景的。
在一中的教育理念裏,分數是贏得別人認可的唯一標準,想來一中就要遵守規則。可是聰明的中國人總有辦法找到製度的突破口,一些分數上不夠一中標準的人就從這個破洞裏來到一中。
我們胖胖的吳主任的工作重點就是在擇校生和高三複讀班上,在他的努力下,一中的擇校費已經到一分8000塊了,而新校區那個近乎奢侈的學校建築,沒有足夠的錢是堆不起來的。因為這樣的原因,學校的高壓政策總是少有過問文藝班的學生。
我們這些被排斥在公園之外的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嚴妍一樣的同學可以以一種隨意快樂的方式繼續高中的生活。
由於是排練,和嚴妍合唱的校友還沒有來,嚴妍唱完就下了舞台。
我們飛在雲端的天使顏欣瑩也發現了下麵仰望她的三個人,跟在嚴妍的後麵也下來了。
嚴妍在前麵像隻小兔子,跳躍著就下來了。顏欣瑩則是《羅馬假日》裏公主一樣,在下來的同時還用目光把舞台下所有的人都安撫了一遍,哪怕是在角落裏,都可以感覺到她眼睛裏的溫暖。
"你們怎麼進來的啊?"顏欣瑩驚訝我們的能力。
"特意來給你捧場加油的,你的肩膀上可擔負著全班同學的期待,任重道遠啊。"張皓春開玩笑說。
"欣瑩,主持的太好了,央視的主持人不過也就這水平了。如果按水平高度來算,央視主持人最高的也就是珠穆朗瑪峰,而你現在就已經是青含高原了。"皇浦玉誇人的水平也夠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