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武當掌門?(1 / 3)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謝羅山等等。相傳我國黃帝時代,西部有一個美麗的淨樂國,淨樂國的太子生來聰明,讀書過目不忘,練武,一學就會,但他卻不肯繼承王位,到處求師學道,想要成仙升天。後來,經玉清聖祖紫元君的點化,來到一座仙山修練42年,功成升天,後被天地封為“蕩摩天尊”。後人因此便將玄武修練的仙山稱之為武當山。

天君升仙後,曾有大批修道人士慕名前來,但均不得其修煉功法,久而久之,便成為人們嘴裏茶餘飯後的故事了,直到有一天,張三豐與其徒在武當山披荊斬棘,創草廬以修道,無意間得此天書,不久便修煉成仙,登仙時曾著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各一卷。從此五當山名氣大振,曾有武當山上多仙人之說。

晚清時期,武當山逐漸沒落,當代掌門為了弘揚武當親自下山廣招門徒,然並不如意,國家正處戰亂時期,西方強敵的壓迫使的國內一片烏煙瘴氣,真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百姓民不聊生。

武當掌門全名賈立民,道號:清虛散人,就在清虛散人萬念俱灰之時無意間路過一個小村莊,當時村莊正遭受國外蠻夷的侵略,正在實施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清虛散人大怒,顧不上修真之人不可殺生的禁忌,出手殺光了外來的侵略者,而此時村莊裏的人隻剩下三個小孩子了,出於憐憫之心,清虛散人把他們接回了武當山。

三個小孩一般大小,兩個小男孩一個小女孩,從小在一起長大互相之間關係十分要好,兩個小男孩一個叫王亞南,一個叫馬東,小女孩叫代樹靜,小時尚不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微妙的特征逐漸顯現出來了。

王亞南和代樹靜一個英俊瀟灑,一個亭亭玉立,站在一起不禁讓人想到金童玉女,而馬東的長相則很是一般,但他的修道則是悟性最高的,遠遠地超地了兩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每年三人都要比試一次,贏的自然受到嘉獎,但輸的則要挨罰了,兩個已經長大的大男人每次都會故意放水,把勝利讓給代樹靜,雖然每次都要受到責罰,但二人卻是心甘情願。

直到有一天夏天的晚上,馬東手捧鮮花來到代樹靜的住處,他心儀代樹靜很久了,隻是不敢表白而已,然而當他走到心愛人兒的門前時卻驚呆了,撞入他眼簾的則是一副chun宮圖,王亞南和代樹靜已經糾纏在一起,正發出歡快的聲音。

馬東心灰意冷,從此消失在王亞南與代樹靜麵前,直到第二年的比武的那天才出現,一年下來他憔悴了不少,但臉上卻多了一絲滄桑與沉穩,讓人看起來顯的很成熟。

比武開始,馬東一上來便發起了猛攻,手拿一把大刀打的王亞南與代樹靜隻有招架之功,豪無還手之力。王亞南與代樹靜分別使用一把寶劍,二人聯合對敵苦苦支撐,但馬東不管是武功還是道法均在二人之上,眼見勝負就要分曉。

當磕飛王亞南手中的劍後,馬東掄刀劈向他的脖頸,眼見就要血濺當場時,代樹靜關鍵時刻喊了一聲“不要”使的他的刀停了下來,然而就在他沒有防備之時代樹靜從側麵發起了偷襲,馬東想閃身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左眼被劍掃中,這還不算,逃過一劫的王亞南也趁機發動了襲擊一掌擊在馬東的胸口上,使的他受了嚴重內傷。

馬東大傷元氣,本來是內定的掌門人繼承人,不得已退了出來,於是掌門人的位置成為了王亞南的囊中物,馬東則不問世事躲在一個山洞裏修煉了起來。

三年後清虛散人渡劫失敗,神形俱滅了,王亞南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武當派掌門人,而代樹靜則是掌門夫人,馬東在王亞南繼位當天便離開了此地,打算一個人雲遊天下,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再次發生了,在馬東剛剛走出武當山的範圍之時遇到了刺客,十二個蒙麵人對他進行了偷襲,馬東被迫還擊,無奈對方人多事眾再加上自己的傷未愈,在擊斃對方七人後自己也受了重傷,拚著最後一點力氣逃離了此地。

或許是老天看不慣了吧,馬東最終活了下來,但去成為了一個殘廢,全身經脈盡斷,想要繼續修煉是不可能的了,麵臨絕望的他打算找一僻靜之處過完餘生,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誤打誤撞地他來到了蜀山,這裏靈氣充足是修真的好地方,讓他又充滿了新的希望,雖然自己沒有辦法再次修煉下去,但自己可以教徒弟,教好徒弟以圖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