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翡冷翠改製(2 / 2)

而把這個方案放在了商盟議會討論的時候,卻受到了很多議員的反對。主要原因就是丁誌濤要將商盟議會的議政權拿走。商盟議會從此成為一個商業組織。拿走的議政權由新的人民議會掌控。人民議會的議員有民眾選舉而出。

這點受到了很多家族的反對,所以丁誌濤就妥協了一些,決定人民議會分上院和下院。上院由各大家族選出,而下院由民眾推舉而出。

其實最後的方案才是丁誌濤的想法,不過朝三暮四,做人不能太激進。所以丁誌濤做的過火之後,然後後退了一步。雖然看起來是退路一步,但是在事實上卻是進步的。

然後是皆大歡喜,基地現在完全掌控了整個翡冷翠的經濟,民生,軍事什麼的。就算是丁誌濤強行推行改革也可以。

但是強扭的瓜不甜,而據丁誌濤對於曆史的改革的看法。很多的改革都是因為太激進而毀掉的,畢竟政治的道路從來都是在中間的,不能太左但是也不能太右路。

等到改革方案一通過,丁誌濤就指示把這個方案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來,算是確定了方案的合法地位。

方案通過了,但是卻不能操之過急。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改革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操之過急,這是一個政治家的大忌。

所以機構的裁撤,建立都是慢慢的進行的。

執政官這個職位是仍然存在的,但是卻由原來的虛銜,擁有了政治大權,成為了執政府的元首。

執政府的下屬機構仿照的是古代中國的六部。

當然名字並不一樣,秘書處是仿照吏部設置的。主要的職能就是選拔官員,衡量政績。而民政部,仿照的是戶部,職能自然是管理民眾。軍備處自然是和兵部差不多,掌握著整個翡冷翠的軍事力量。司法部職能和刑部是差不多的。而市政工程處管理則是工部的事情,主要是公共工程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從這裏出來。

至於類似禮部的機構丁誌濤並沒有設立,他現在還沒有講禮節的必要。

當然這次改革的最大贏家自然是丁誌濤。通過這次改革,執政府的原來的一大群專家智囊們都被安插進了不同的機構,這就牢牢的掌握了翡冷翠的政務係統了。

而翡冷翠的民眾們也是一大贏家,他們是這個大陸上第一批獲得了選舉權的人。雖然這個選舉權很大程度上不為人們所重視,但是這是這個世界上民主進程的一大步。

而隨著翡冷翠的民主步伐,這個世界的民主步伐邁的越來越快,從而擺脫了統治大陸幾萬年的獨裁製度。

當然這些都是後世的曆史評價了,畢竟夏蟲不可語冰,你怎麼和現在的人講未來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