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喪葬文書(2 / 3)

馬××老師,安息吧!

二、家屬所作的悼詞

悼詞備位領導、各位來賓:

六天前的深夜11時50分,我們最敬愛的爸爸告別了他的親人,也告別了這個他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世界,過早地撒手歸去。眼看著爸爸停止了呼吸,我們做子女的內心猶如刀割,悲痛萬分。

爸爸的一生,是工作的一生、奮鬥的一生,是無愧於人世的一生,是我們後人感到驕傲自豪的一生。對我們,他既是慈父,又是嚴父;對他的學生,他既是良師,又是嚴師。“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親牢記古訓,嚴格教育子女、學生做人;勤奮教育子女、學生成才。在家庭,他是好父親;在學校,他是好老師。

父親畢生忠誠於教育事業,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培養了許多棟梁之才。平日裏,他總是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個年頭至少有三百個夜晚,他總是伏在燈下備課、寫作,直至深夜一兩點鍾,從不知道疲倦。他不但培養出國家有用的人才,而且還寫出許多本曆史著作,獲得了社會上廣大讀者的好評。在家裏,父親慈祥可愛,嚴格要求我們,在政治上開導我們要上進,在生活上教育我們要好好做人,使我們得以健康成長,直至今天。

魯迅先生說過:“我好像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爸爸,您就是一頭這樣的牛,一頭我們子女和您的學生所需要的孺子牛。如今,您卻永遠離開了我們,怎不叫我們哀傷慟哭呢?

爸爸,親愛的爸爸,我們今天聚集在這裏悼念您,決心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您的遺誌,學習您的優秀品質,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工作,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和自己從事的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親愛的爸爸,您安息吧!

子×× 女×× 泣挽

第三節 答 詞

在死者領導或生前好友作悼詞後,家屬為表示感謝之意。需作答詞。答詞內容大體與悼詞相似,但需增加感謝之意。寫法如下:

1.標題。一般寫“家屬答謝悼詞”或幹脆不寫。

2.正文。對來賓參加追悼會表示感謝;簡述死者生平事跡;表示自己的決心。

死者之子的答詞各位領導、各位尊長、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今天承蒙親臨參加先父的追悼會,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代表我們家屬,向你們表示由衷的感激(或:謹表存歿兩感的謝忱)。

先父自幼好學,為人謙和,勤奮努力,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桃李天下、著作甚豐,深受學生愛戴和社會讀者好評,作為家屬,深感光榮和自豪。先父生前經常教導我們要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積極鑽研、好好做人,發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熱來報效祖國。今後我們自當牢記先父的遺訓,繼承先父的遺誌,努力作出卓越的成績來告慰先父的在天之靈,使先父得安眠於地下,並以此報答各位領導、各位尊長、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第四節 挽聯、挽幛

挽聯是悼念死者專用的對聯。他人為死者題寫的挽聯稱“他挽聯”;死者臨終前,自己給自己寫的挽聯,稱“自挽聯”;按輩分、稱謂、從事專業來寫的挽聯,稱“專用挽聯”。另外還有禮廳的橫幅、挽聯,以及花圈挽聯。

挽幛是用整幅綢布上麵題寫悼念文字,來悼念死者。現在已改用宣紙或白紙,上麵配寫悼念文字或山水花鳥畫、悼念詩詞,來悼念死者。

一、他挽聯

一生儉樸留嘉範

半世勤勞傳美風

美德常同天地在

英靈永照古今存

美德堪稱吾儕典範

遺言長示後世子孫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節高風萬古存 (挽男喪用)

直道至今猶在

清名終古長留 (挽男喪用)

雖死猶生音容宛在

愛人以德笑貌長存 (挽男喪用)

一世勤勞留與兒孫作表率

畢生忠厚贏來梓裏頌高風 (挽男喪用)

畢生劬勞戚裏成欽懿範

一朝永別合家同失慈暉 (挽女喪用)

哀樂寄哀思親友共欽賢母德

遺容寓遺誌子孫長念三春暉 (挽女喪用)

身似芳蘭從此逝

心如皓月幾耐回(挽女喪用)

二、自挽聯

湖南衡山嶽北農工會總代表、革命先烈李芋邕寫於20年代的自挽聯:

六四歲身首分離,

是奇害、奇冤、奇誣、奇詐,隻有向閻王一訴;

百餘裏靈魂歸去,

願我妻、我子、我媳、我孫,都要報戴天之仇。

三、專用挽聯

1.挽英烈:

江河大地存忠骨

哀淚悲歌悼英靈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

翠柏蒼鬆堪慰逝後英靈

雄風赫赫千秋頌

偉績昭昭萬代傳

2.挽父:

心因父逝心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