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學校午餐:標準、管理與保障(1 / 1)

美國學校午餐:標準、管理與保障

國際觀察

美國政府定於今年秋季開學實行新的學校午餐指導方針。這是農業部近15年來首次對學校夥食標準進行較大修改,其目的是改變兒童肥胖和超重狀態,通過鼓勵健康飲食習慣從而提高青少年體質。

美國中小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午餐屬非營利性服務,由聯邦政府提供財政補貼,學校不得從中賺取利潤。截至2011財政年度,營養午餐計劃已經涵蓋美國數十萬所公立中小學和非營利性私立學校,每天有超過3 180萬的就讀生享受健康學校午餐,而聯邦政府為學校午餐計劃實際補貼金額達到111億美元。

《全國學校午餐計劃》

1946年,時任美國總統哈裏·S.杜魯門簽署《全國學校午餐法》,規定政府每年製訂學生營養餐計劃,所需經費由政府提供。在此框架下製定的《全國學校午餐計劃》,是旨在通過聯邦政府協助公立學校、非營利學校以及住宅托幼機構在學生在校期間提供營養均衡、低價或免費的午餐的計劃。

《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完全由美國農業部負責,包括與其他部門進行協調合作,組織編寫計劃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南,以及所有資金和補貼的發放。農業部的食品營養局(FNS)專門管理該計劃實施。而在州政府這一層麵則通常由各州的教育機構加以督促,操作手段主要為與學校食品供應商簽訂協議來掌握計劃進程。參加《全國學校午餐計劃》的各個學區和學校能夠從農業部得到現金補助或者獲得捐助來的設備,但是與此同時,他們必須簽署協議,保證向學生提供的午餐符合聯邦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執行美國飲食指導手冊所規定的營養標準。

地方教育機構的職責

辦理學生免費與減價午餐申請事宜

每年6月份左右,地方教育機構開始進行公告,通知開始受理參加免費或減價午餐的申請,統一印製的申請函、表格以及其他必要資料隨後郵寄到相關的學生家中。集中審核、驗證所收到的信息後,教育機構於10個工作日內回複並確認是否通過所提交的申請。依照規定,在家庭收入低於聯邦政府所規定的貧困線130%的情況下,學生將享受免費午餐;如果所在家庭收入不高於貧困線的185%,學生則以優惠價享受午餐。

學校食品供應服務的技術及設備

長期實踐檢驗證明,學校午餐配料表基本上以高質量、營養價值豐富為主旨。盡管如此,仍然有必要持續地提升食品營養含量,對成本、可行性以及其他影響到孩子加入學校午餐計劃的因素加以研究,使得更多學校學生參與其中。

《全國學校午餐計劃》在全麵法律體係保障下實行集約化管理。農業部下屬的職能部門負責采購食品原材料,食物的製作是由教育機構認定的中央廚房根據食材配比按照規定加工完成的。所有的餐飲成品被放置到單獨密封的移動式保溫箱內,須在約定時間內送達學校。為了保證學生就餐的衛生條件,可以使用一次性盤子、口杯、碗筷等餐具,這樣就為不具備餐具消毒設備的學校免除了麻煩。

教育部門與食品供應商的合作

美國非營利組織WITS集團參與了農業部倡導的“廚師進校園計劃”,至今已在30個城市的公立學校設立校園食堂。其主要做法就是廚師現場配製,新鮮出爐。但是麵對新的、更嚴格的聯邦政府營養標準,有相關人士質疑該集團旗下機構是否能夠達到新標準要求,更懷疑該集團可能浪費市政午餐補貼。在當地市政府委員會和立法委員協調後,教育部下屬的職能部門重新審查了該機構的供餐方案。

日前,紐約市教育部門官員,發言人Erin Hughes表態:“我們一直與WITS進行合作,他們可以提供多種菜單供選擇使用,能夠符合國家農業部的新標準。”“教育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與合作夥伴一起工作,我們重視WITS機構為學校提供的餐飲服務。”隨後,WITS集團總裁Nancy Easton女士回應了該發言人的講話,她說:“我們很高興將與教育部繼續進行合作。”

(譯自HuffPost Social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