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思想與品格(1 / 3)

第四章 思想與品格

一個人就是他的實際所想,而他的品格則是他所有想法的總和。

——英國:詹姆斯·艾倫

人活在思想的甘苦果實裏

請試想種植蘋果的過程:選擇一粒飽滿健康的種子,尋找一塊陽光充沛的地方,把這粒種子小心地埋進土裏。發芽之後為它施肥、捉蟲、清除雜草,到它長成一株樹苗的時候,你一定會欣喜地喊道:“看,我種的蘋果樹長大了!”後來,它開了花,並孕育出鮮紅的果實。收獲果實的那一刻,也是你收獲喜悅與興奮的時刻。

也許你還會很驚奇:那麼一顆小小的種子,居然能結出這麼多甜美的果實!的確,種子雖然小,卻是孕育果實的基礎。正如任何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種子一樣,人類的種種行為都源於隱藏在身體內部的思想種子。每一顆播種的或偶然落入腦海中的思想種子都會孕育出獨特的果實。它慢慢地在你腦海中紮根、成長、開花、結果,這一係列過程都會影響你不同時刻的不同行為。好思想結出甘甜多汁的果實,壞思想結出苦澀幹癟的果實,因此,人們常常在收獲的時候既收獲了甜蜜,又收獲了痛苦。人始終是活在這種甘甜與苦澀夾雜的思想果實中的,但無論結果如何,這些思想都是自己親手栽種的。因而,你若想獲得甘甜飽滿的果實,就需要為自己選擇一枚健康的種子,這樣才會在健康的思想引導下獲得無窮的能量。

有這樣一則新聞:

有一名男子在過馬路時不幸被車子撞倒而喪命。驗屍報告說,這個人有肺病、潰瘍、腎病和心髒衰弱。可是,他竟然活到了84歲。給他驗屍的醫生說:“這個人全身是病,一般情況下,30年以前就該去世了。”有人問他的遺孀,他怎麼能活這麼久?她說:“我的丈夫一直確信,明天他一定會過得比今天更好。”

這位老人的思想是健康向上的,因此他也收獲了甘甜的果實——活到84歲的高齡。他的那句“明天一定會過得比今天更好”,不僅是一句樸實無華的話,還是一種積極樂觀的思想。如果一個人心存消極思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正如那些身患絕症的人,他們很多不是被疾病打敗,而是被自己消極的思想打敗的。當你產生消極負麵的思想時,你全身上下的細胞都接收不到健康的養分與能量;當你產生健康積極的思想時,你全身上下的細胞都會收到你傳遞的無窮能量。

不同的思想孕育出不同的果實,而不同的果實又提供給人們不同的能量。你必須時刻關注你的內在,為自己播下積極的思想。你還需要像為蘋果樹捉蟲除草一樣,剔除內心中那些不健康的、有礙自身發展的因素。隻有這樣,你才能讓思想保持純淨。你應該嚐試把內心的消極思想全部替換:把“困難”替換成“轉機”,如不再想“這項工作很困難”,而要想“這項工作存在著轉機”;把“磨難”替換成“旅程”,如不再想“我的人生磨難重重”,而要想“我的人生是一次跌宕起伏的旅行”;把“遭受”替換成“享受”,如不再想“我遭受了挫折的打擊”,而要想“我享受著挫折帶來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那顆微不足道的思想的種子會將人們帶上不同的命運之路。所以,無論你此時境況如何,都請善待你的思想,對你的思想說聲“謝謝”,因為這些思想的種子讓你獲得現有的生活。同時,請忽略掉它將你引向了不美好的生活,因為唯有你為它付出了關愛,它才會發現自己的重要性並積極發揮作用。你可以細心地為它除草捉蟲,也就是從後天彌補這顆種子的不足與缺陷。相信通過你的細心培養,你必然能收獲一片金燦燦的希望之果。

保持那些高貴的品格

在茫茫的西部戈壁上,有這樣一種樹:它沒有柳樹那婀娜的身姿,也不像鬆柏翠竹那般四季常青。它從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焦灼的陽光、燥熱的空氣之中。它的周圍沒有潺潺溪水,也沒有鮮花簇擁,它看見的,隻有無邊無際的幹裂土地與永遠似火的驕陽。

生活在它的麵前呈現出一片絕望的景象,注定了它會一輩子深植於戈壁。但卻沒有因此而倒下,更沒有因這種令人絕望的環境而退縮,而是時刻保持著那種高貴的品格,它對自己說:“命運已經如此,除了頑強地迎接每一次挑戰,別無他法!”而它也做到了,陽光太強烈,它就努力伸展著枝葉為自己納涼;水分太少,它就拚命向土地的深處汲取營養。

它就是胡楊,一種被稱為“生長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沙漠衛士。每一個經過它身旁的旅人,沒有一個人不為它的美而感動。這種美是野性的,是令人折服的。它的存在不僅點綴著荒蕪的戈壁,更激勵著每一個從它身邊經過的人。它用三千年的生命去思考,而我們為何不像它一樣,保持積極思考,讓自己迸發出強勁雄厚的能量,讓那些高貴的品格為自己指引命運的方向呢?

《易經·賁卦》有雲:“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意思是說:“修飾得很俊美,光澤柔潤,永遠守持正道才是吉利的。”其實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俊美,內心永遠守持正道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高貴源自內在。人本身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於每個人內在靈魂的巨大差異,才分出了高貴與平庸。

貝多芬,人類曆史上偉大的音樂家,世界上無數的人被他的音樂感動。震撼人們的不僅僅是他的音樂,還有他的苦難、他的歡樂、他的勇氣、他的高貴靈魂!貝多芬總是高高昂起他的頭,從不獻媚於任何人,顯示出比貴族還要高貴的氣質。

有一次,利西諾夫斯基公爵的莊園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是侵占了維也納的拿破侖軍官。當時貝多芬在公爵的莊園裏,公爵便請貝多芬為他們演奏一曲。貝多芬不願為侵略者演奏,斷然拒絕,在傾盆大雨中憤然離去。回到住處,他把利西諾夫斯基公爵給他的胸像摔個粉碎,並寫了一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為一個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為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貝多芬隻有一個!”

正如貝多芬所言,由於偶然的出身,這個世界上確有過無數的公爵。然而,曆史最公正,時光最無情,當這些顯赫一時的公爵一個個灰飛煙滅,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時,貝多芬卻沒有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貝多芬沒有高貴的出身,卻有不朽的作品,它們為貝多芬贏得了無數的榮譽,也為他築起了一座無形的豐碑。要知道人們從來就不承認世俗的冊封,他們所首肯的永遠是那些讓他們心悅誠服的高貴靈魂。

儀表美醜、出身高低、財富多少都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格。品格的高貴體現在人類的心靈上。它是一種內在的、深沉的、由內而外自然散發的能量,這種能量豐富而有內涵、有獨特的思想與見地,因此能使你全身上下充滿強大的力量。哪怕你此時陷入人生的穀底,隻要你還保持著高貴的品格,還有一顆高貴的靈魂,那麼你的人生總有一天會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意圖心也是一種思想能量場

意圖心是一種思想能量場,可以將我們與世間萬物聯係起來,引導我們內在的最佳特質去實現某個願望。當感受到某個念頭時,就表示你的意識向你傳達了某種意圖,因而你會為此而展開行動,並在這個思想能量場中充滿正向的能量。

世間萬物都存在著意圖心。例如,大雁會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過冬,這就是一種意圖心;小草會在陰暗潮濕的角落綻放身體,從而獲得陽光雨露,這表現的也是一種意圖心。意圖心影響了它們內在能量的流動,從而讓它們獲得了想要的結果。我們人類也是如此,唯有內心產生強烈的意圖,才會激發體內那股不倦的力量,從而吸引各種達到意圖的機會,走向我們理想的人生。

美國一位推銷員在上門推銷一部兒童《百科辭典》時,碰上了一位非常固執的太太。她說什麼也不願掏錢為孩子買一部《百科辭典》,她說:“先生,我的孩子對書根本不感興趣,為他花那麼多錢買一部《百科辭典》,這不是浪費嗎?”推銷員看這位太太如此固執,決定反駁一下她,他環顧了她家中的陳設,說:“夫人,我敢擔保,您的這幢漂亮的房子至少已有50年以上的曆史了,可它至今仍這樣堅固,一定是當初地基打得好。要想孩子長大有出息,就得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我們的《百科辭典》正是為孩子們打基礎用的。”“我的孩子討厭讀書,請您不要逼我花冤枉錢吧!”“我怎麼會逼您呢?”推銷員柔聲說,“夫人,愛孩子難道不是母親的天性嗎?如果您的孩子得了感冒,您會對他不聞不問嗎?您一定早就帶他去醫院診治了,就是花再多的錢,您也是願意的,您說對嗎?”“這又有什麼關係?”這時推銷員臉色嚴肅起來:“怎麼沒關係呢?感冒是身體的病。一個人頭腦也會得病,會得種種看不見的病。孩子的厭讀症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們的《百科辭典》正是醫治孩子厭讀症的良藥。您看,這本書的插圖多漂亮,故事多有趣!為了醫治您孩子的厭讀症,您難道就不願意花這一點錢?您就願意讓他變成一個頭腦簡單、沒有出息的人?哪怕是當做智力投資,您也該為孩子買一部兒童《百科辭典》呀。”“我真服了你了,你真會繞!”這位太太露出了笑臉,問道,“這套書一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