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上自衛隊中央應急連隊
精銳部隊
作者:黃河
應急連隊實為團級編製
中央應急連隊是隸屬於中央應急集團(CRF)的實戰兵力。中央應急集團類似於美軍聯合特戰司令部,下轄第一空降團、特戰群、第一直升機團、中央特種武器防護隊和特種武器衛生隊,基本上囊括陸上自衛隊的主要特戰部隊。
中央應急連隊的組建其實是參照了美陸軍第75突擊團。該團是一支快速部署輕步兵部隊,能夠藉由機降或空降方式迅速前往指定地區執行突擊或特種作戰任務。
就編製上來看,中央應急連隊相當於團級單位,其兵力約700人,下轄團部、團部連和3個步兵連。其中,團部和團部連共有280名官兵,每個步兵連則約由140名官兵組成。中央應急連隊采取和美軍特戰部隊相同的誌願製,而且必須是已經服役至少2年以上的士兵才有資格申請加入該連隊。
為了滿足快速部署任務需求,中央應急連隊在裝備上大量引進輕裝甲機動車和輪式裝甲車,還有仿照美軍悍馬車改良的高機動車和大型戰術卡車。中央應急連隊總計共有100輛以上的各式輪式裝甲車輛,足以一次載送全團官兵和輜重進行機動。
中央應急連隊經常進行不同場景的實彈射擊演練以及與其他部隊的協同演練,此外,還經常前往美國進行反坦克導彈射擊訓練。由於中央應急連隊的實彈射擊訓練非常頻繁,因此彈藥消耗量高居同級單位之冠,被稱為消耗實彈最多的步兵團。
在個人裝備方麵,中央應急連隊從2009年起就全麵換裝與美軍ACU戰鬥服相似的陸上自衛隊新型迷彩戰鬥服。這種新型迷彩戰鬥服的特點就是將原本位於上衣下擺的口袋改到上臂處,讓穿著戰術背心的官兵能夠更方便地置放雜物。不過嚴格說來這種製服並非製式裝備,而是按照單位需求定製配發,從這點就看得出高層單位賦予中央應急連隊極大的彈性空間——能夠按照自己的任務需要訂製裝備,由此可見該部隊在軍中的地位。
從個人武器來看,中央應急連隊的大部分隊員都配有手槍,和過去隻有軍官才佩掛手槍的慣例不同。因為就實際作戰來看,手槍不僅是戰場上最後的自衛武器,而且在逐屋戰鬥或是人質解救行動中,手槍都是重要的個人武器。目前,中央應急連隊裝備的手槍是由西格紹爾公司授權日本生產的P220手槍。
中央應急連隊裝備的步槍是89式步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取消製式版的折疊式兩腳架。原本陸上自衛隊承襲過去日本陸軍傳統,非常重視步槍的射擊精度,因此對戰鬥步槍都要求加裝折疊式兩腳架,增加臥射時連發發射的穩定性。但是許多隊員都反應折疊式兩腳架在行進間經常會晃動且會碰撞發出響聲,而且在遭遇戰時往往都是就地開火,沒有多餘時間打開兩腳架,因此中央應急連隊幹脆下令拆除所有配發的89式步槍兩腳架,既可減輕質量,又能避免聲響暴露行蹤。
中央應急連隊在每個步兵連內部都配有一個狙擊班,使用美製M24狙擊步槍。這些狙擊步槍都施以迷彩塗裝,也使中央應急連隊成為日本自衛隊創始以來第一支公開使用迷彩槍械的單位。事實上許多國家的特戰部隊早就開始使用迷彩槍械,但是自衛隊向來禁止對槍械進行改裝,因此中央應急連隊能夠全麵使用迷彩狙擊步槍,是完全基於任務需求。
作戰能力與作戰模式
為了滿足快速部署需求,日本自衛隊高層刻意將中央應急連隊的駐地安排在靠近軍用機場的字都宮屯駐地,必要時可以直接由航空自衛隊的C-1與C-130戰術運輸機進行空運,另外在機場附近還有第一直升機團待命,使中央應急連隊具備快速機降能力。
雖然航空自衛隊的空運能力有限,但是中央應急連隊在必要時可以向駐日美軍尋求支援,美軍可派出C-17重型運輸機進行跨國洲際長程運輸。而且,日本防衛省已經采購了新一代的C-2戰術運輸機,不僅最大酬載量增加到30噸,作戰半徑也增加到2 500km以上。
目前,中央應急連隊最重要的運輸裝備還有美軍新近部署的V-22鶚式傾斜旋翼機。V-22的巡航速度和作戰半徑已經接近C-130,但又能夠垂直起降,且機艙容積充足,因此像120mm迫擊炮和重型反坦克導彈等武器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運抵。
中央應急連隊在編製和作戰能力上與美陸軍第75突擊團極其相似,在作戰想定上是快速部署。第一空降團和特戰群雖然也能執行這類任務,但是在續戰能力和戰術彈性上相比中央應急連隊要遜色。當然以特戰滲透能力來說,中央應急連隊比不上自衛隊的幾個老牌特戰單位,如長期訓練冬季遊擊作戰的冬季戰技教育隊和西部方麵普通科連隊,但是中央應急連隊所具備的快速部署能力和裝備火力都是上述部隊遠遠不及的。
編輯/王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