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浮沉世事無常度(2 / 2)

秦安雙目茫然無神,道:“師父說會的,自然就會的。”說著,突然想起自己與秦嶷當初去湘州時,秦嶷信誓旦旦的與寧貞兒保證不出兩月,定然回轉,可是卻硬生生的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不由得又歎了口氣,轉口道,“我不知道。隨緣吧。”

秦瓊默默的將秦安口中的“隨緣”念叨了幾遍,而後又問道:“他既然來了,為何又要走呢?”

秦安苦笑一聲,道:“其實,他本不該來的。或者說,不該與我們相見的。我知道師父的性子,他既然決定了要瞞著我們,不讓我們知道他還在世,就勢必永遠不會讓我們知道,而這次,卻是他不小心,被靠山王爺發覺了,隻得露麵。過後,還是要回他應該去的地方的。”

秦瓊微微搖頭,看著秦安,道:“大哥,我還是不懂。他已然被我們知道了,又何必要再回去呢?”

楊林眉頭一皺,也轉頭看了一眼那個依舊默默的坐在寧貞兒墓前的秦嶷,緩緩說道:“活下來又如何,依舊是隱姓埋名,不敢為天下人知。嘿嘿,不敢為天下人知!”

秦瓊隻覺得這句話好生熟悉,卻忘了究竟何人與他說過,隻得看著楊林,問道:“王爺,您此話何意?”

楊林雙目直直的看著秦瓊,道:“叔寶,你記住,齊州大俠秦仲敬早就死了,十八年前他就在助守湘州之時死了。你今天看見的,是在江湖上鮮有人知的敬老,不是秦嶷,你懂嗎?”說著,語氣頓了一頓,續道,“仲敬也是要麵子的人,若是教江湖之人得知當初的齊州大俠助守湘州,明明自刎,以酬知己之情,孰料卻沒死,反而隱忍苟活了十八載,那江湖之人如何看他,是不是要說他貪生怕死,卻以假死,換一個美名?你我雖知他苦衷,可天下人怎知?再有些許禍事者,將仲敬之事惡意汙濁,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隻怕此事傳出去,他齊州大俠當年江湖上立下的赫赫英名,也於此不保了。”

秦瓊這才點了點頭。

楊林續道:“你今日說要帶他回家,如今你家裏卻是各路綠林好漢雲集,那秦仲敬之事,隻怕旬月之內,便已廣播四海。你說,他會回去麼?”

秦瓊又點了點頭,道:“王爺說的是,秦瓊明白了。”

羅藝轉頭看了他一眼,接著拍了拍秦瓊的肩頭,道:“叔寶,如今你也知道了,不止是我們期盼你做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你父親,也在背後默默的給你加勁。接下來,你要做什麼,要怎麼做,我想,你已經清楚了吧。”

秦瓊毅然決然的點了點頭,道:“姑丈放心,秦瓊定不負各位長輩的厚望。他日,定要做一番彪炳青史的事業。”

楊林“哈哈”長笑,道:“好男兒,這般壯誌,才是齊州大俠的兒子,才是秦家的後人!”說著,四人攜手並步,一齊往齊郡走去。

秦嶷依舊坐在寧貞兒的墓前,仔細打量著那座墳頭,嘴角卻淺淺的勾著,好似寧貞兒,此刻就俏生生的坐在自己麵前。

“秦大哥,我叫寧貞兒,安寧的寧,忠貞的貞。”

“秦大哥,你方才那句話可真是夠離經叛道的,也不怕皇上知道殺你的頭……”

“秦大哥,怎麼是你?”

“秦大哥,帶我走……”

“大哥,你在外麵好好保重身子,我和太平郎在家裏等你回來……”

風吹動了他的長衫,染著血汙的大袖一卷一卷,就仿佛他當初沙場征戰時披著的那繡著篆書“秦”字,同樣沾染著血色的白袍一般威風霸氣。

歲末之後,便又是一年新春了。

曆史的年輪依舊飛馳而過,但是,在這輛馬車上的人,卻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的路上,會有什麼風景,會邂逅什麼樣的人,在坐在馬車上的同時,做些什麼事情。

塞北的突厥蠢蠢欲動,東方的高句麗也心懷鬼胎,各地隨著楊廣為實現他的雄圖霸業而造成的官民矛盾也在步步升級。表麵上依舊興旺鼎盛,風平浪靜的天下,卻好似一個深潭,水下早已經暗流湧動……

一個動亂不堪,天下民生多堅,同時卻在締造英雄的時代漸漸走來。

詩曰:

拾戟上征途,兵鋒千裏路。

幹戈聞於耳,長劍伴身孤。

腥風寒敵膽,硝煙人卻步。

回首望家園,青草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