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滾背連環刀霸道(2 / 2)

秦嶷的槍法連環一氣,見對手封架,招式再變,槍尾回收,槍身“攔腰鎖玉帶”水平掃出,扁平如劍的槍鋒切割對手腰肋。

楊爽見來槍疾如閃電,手中長刀已不及翻轉招架,連忙在馬上一仰,上身平躺到馬背之上,雙手推舉,將刀杆一橫。秦嶷大槍上的鳳翅便在楊爽的刀背上掠起一縷火花,而那冰寒鋒利的槍刃就在他鼻尖上數寸處險險掠過,驚得他後心滲出一層細密的冷汗。

兩馬交錯而過,楊爽暗叫一聲“慚愧”,眼見自己的壓箱底的絕技幾乎盡數拿了出來,但這第二陣的三十多個回合卻是絲毫沒有對秦嶷造成壓力。

“看來,隻有出絕招了,可是……”楊爽搖了搖頭,把雜念拋出腦外,隨即撥馬回轉,向秦嶷全力衝去。

楊爽忽地將長刀一掄,由右下方往左上方劈去,而此時,兩馬相距尚有將近兩丈,他這一劈自然是落空了,但楊爽卻沒有停手,反而繼續向上向後發力,竟然將長刀在肩背後滾過了一個大圓,隨即左手脫離韁繩,向右肋下一探,將旋轉了一圈的刀柄牢牢抓在手裏,用力向左上方一提,而右手按刀杆,盡全力托刀上舉,又複從右下方上劈秦嶷。

從斜下方的上撩刀力道本小,但楊爽這滾背一掄,登時將大刀的力度與刀勢提升了三倍。而這一招,正是他叱吒江湖,所向披靡,折盡無數英雄的絕殺技——“滾背連環刀”。這一式,與“春秋八刀”中的“釣魚環”、“拖刀計”兩式並稱“三霸刀”。

秦嶷自然識得厲害,絲毫不敢怠慢,連忙將長槍一按,去壓製那開山破海的一刀。

楊爽的“盤龍越雲刀”本重五十一斤,這樣一劈,力道直在千斤之上。雙刃相交,隻聽見“咣”的一聲巨響,秦嶷頓覺一股平生從未遇見的大力襲來,身子頓時被震的往上一抬,連忙雙腿發力,箍緊馬腹。然後力生腳底將,發於腿,展於腰,施於肩,通於臂,出於腕,似是霸王舉鼎,恰若孟賁分牛。將全身之力加注在槍杆上往下一壓。卻隻見秦嶷手中的大槍槍杆登時彎若彎弓。好在他的槍杆乃白臘杆所製,柔韌性頗好(否則焉能甩動槍頭,使出槍花?),一彎之下,立刻崩直。但這一崩之力,何等巨大?再加上楊爽那千斤餘重的刀勢,秦嶷手中的長槍把持不住,登時被震飛了出去。隻是他的長槍槍杆分做三節,各有凸起,方能抓住槍杆末節,硬生生的將槍拽了回來。而他座下的黃馬,卻在一擊,一箍,一壓之下連聲嘶鳴,顯然頗是吃力。

楊爽一招得手,不再遲疑,將舉過頭頂的大刀翻了半番,刀鋒向下,一刀往秦嶷頂門砍去。

“滾背連環刀”自然不是單單滾背而已,滾背一刀,隻是破去對方的守勢,而殺招卻在這連環上。

秦嶷急忙將大槍撤回,橫槍一架,架住那來勢凶猛的一刀。雙兵相交,卻隻見秦嶷雙臂一彎,長槍竟似把持不住一般。楊爽見狀大喜,便將連環刀使開,劈、砍、撩、掛、紮、掃、抹,一連七刀,直迫得秦嶷牙關緊咬,連連敗退。

楊爽見此形勢,不禁大喜。但這一式“滾背連環刀”的效果,比之前預想的好了近半,楊爽卻是不解。

楊爽自然不知,剛才他迫於形勢使出的那一招”滾背連環刀”之所以威力驚人,蓋因人在危急之下,才會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潛力。想來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性命悠關之際往往都可力托千斤,更何況是楊爽這種天下數一數二的良將。若依平日,這一刀力道最多不過千斤,而方才那迫於形勢,成敗在此一舉,因而爆發的一刀,其力道何止三千斤!這麼大的力道,便是合抱粗的大木,也要斷成兩截,更不要說一個人了。若非是秦嶷,隻怕別人受了這一招,早已經槍斷臂折,魂飛魄散了。

楊爽隻怕是秦嶷作偽,忙將大刀一提,又複一刀向秦嶷頂門砍去。這一次,楊爽運足了力氣,比連環刀的第一刀威力更是巨大。秦嶷隻得再將長槍一架,卻隻覺雙手一痛,虎口竟然震開了。鮮血噴湧,瞬時已流至手腕。

秦嶷力有不逮,一招失算,雙手虎口被震的鮮血長流,想來再無勝理。

不知楊爽又將對他如何處置,後文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