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戲”的倫理悖論(1 / 1)

“馬戲”的倫理悖論

最近關於“人與動物”的話題有點熱鬧。話題緣起湖南衛視明星動物真人秀節目《奇妙的朋友》。由於某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嗆聲要求停播節目,媒體上頓時輿論洶洶。雖然製片人回應稱節目的每一個設置都沒有違反關於動物的法律法規,也沒有違背動物的生活習慣,但並沒有平複爭議。指責者認為以人類思維揣度動物是強動物所難,他們從“X道主義”出發,用“給予自由、不予打擾”的原則,劃定人與動物的關係。事實上,這是簡單化了。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纏繞複雜,淵源深厚,不同時代的互動關係天壤有別。哪些動物可食,哪些動物可馴,如何處置,如何善待,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意見。“保護主義”有保護主義的立場,“利用主義”有利用主義的態度。某電視台就“狗肉節”專題進行針鋒相對的討論,最後的結論也是不了了之。當然,動物滿足人類食欲的討論有點偏形而下,而它們滿足人類精神欲求的討論則可以形而上一點。“馬戲”能夠如此贏得人類的歡心,必然有其內在的邏輯。動物保護主義者在這點上可能隻顧自己的立場,而沒有兼聽成千上萬馬戲愛好者的心聲。人類有很多兩難選項,常常麵臨倫理困惑,如果企圖用戾氣加口水解決爭論,到頭來隻會加劇社會撕裂。當人的倫理和動物的倫理形成悖論時,最好靜下心來條分縷析。

當然,可以設置一些共識前提,比如如何避免人與動物相互傳染疾病,比如如何杜絕用暴力手段馴養動物,等等。在安全、衛生、舒適的環境中,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培養感情,根據動物的習性,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調動動物的潛質,發揮動物的才智,讓它們在自我娛樂的同時也娛樂人類,何樂而不為?極而言之,人也是動物之一,隻是冠以“高級”之名罷了,人類挑戰自己極限的選項多了去了,有時還真不夠“人道”。為此,人類也經常反思自己,避免在違反人道主義的基礎上挑戰極限。其實,人的體能極限才是真極限,同等情況下,動物往往是小菜一碟。君不見,在馬戲節目裏,一些動物經常會樂此不疲地“根本停不下來”,它們很會享受自己的“顯擺”。

“馬戲”作為曆史悠久的文藝樣式,它的存在和發展,值得認真總結。動物的憨態可掬和雄壯威武,以及不可思議的習得能力,讓我們對它們的智商刮目相看。它們給人類帶來的歡樂,意義重大。為何動物節目的魅力每每遠勝其他節目,其中的美學蘊義可以寫成一本大書。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藝術家,善於通過“歡樂馬戲”,將節目內涵指向提倡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和提倡環保意識,誠如著名馴獸師陸星奇所言,一個優秀的馴獸師,除了要有洞察力,能知道動物的心思想法,動物的發展潛力,還要有開闊的思路、豐富的想象力。在這方麵,國外的馬戲節目更勝一籌。他們能夠通過人與動物的互動,表現出既歡樂有趣又極富意義的內涵,甚至深刻打動心靈。這就有了文化內涵和哲學意義。當然,我們也在迎頭趕上,廣州的長隆大馬戲就在世界最大的森林實景式舞台中,讓森林、小山、溪流、小船、動物與眾多森林精靈交相輝映,撼人心魄。在中國語境下,最要防止的是一邊倒思維慣性。不要因為看到一個動物被虐待,就認定所有的動物都將被虐,並由此出發斷論“人必須遠離動物”。人與動物一直是好朋友,即使是猛獸,隻要善用科學,施以適度的人文關懷,給予尊重,因勢利導,結合特性,發掘潛質,同樣可以撫慰人類。在人的利益和動物的利益之間如何找到平衡點,既滿足動物保護主義的主張,又滿足馬戲擁躉們的愉悅期待,這是人類文明推進中的待解課題。豈止“馬戲”,其它的倫理悖論也會存在。要緊的是心平氣和地麵對,找出讓人類更善良、歡樂、幸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