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企業的員工守則
序一 員工守則——締造常青企業的“軟”資源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有一天去看望生病的老師常樅(一說商容)。常樅問了老子一些問題並得到了滿意的回答。最後,常樅張口示意老子說:“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回答說:“是的。”
“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已經沒有了。”
常樅問道:“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老子說:“舌頭以其柔軟,所以能夠存活;牙齒以其剛硬,反而早早地夭亡。”
常樅聽後說:“好,天下事理盡在其中矣。”遂不再與老子說話。
通過這個故事,老子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隻有柔性的東西才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這至柔的東西便是企業文化。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就像建設房屋的鋼筋水泥與螺釘、焊縫,在裝飾一新的房間裏,輕易不會被人看見,但它卻滲透在房屋的每一個著力點,承載著整個房屋最沉重的負荷。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可以規範企業行為,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企業向健康的軌道發展。
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呢?
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答案:需要一群精神向上、行為可嘉的人。
毛澤東曾說: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貴的。隻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員工是企業文化的執行者與體現者,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一個企業要想發展,要想成就一番偉業,必須要有一群優秀的員工。
然而,我們發現,在許多的企業裏,員工的素質良莠不齊,有高有低,有好有差。眾所周知,一隻木桶的裝水容量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那塊最短的木板。所以,隻有你把那些短塊的木板加長,木桶才能盛裝更多的水。企業中,當在偉大的員工守則的指引下,員工目標一致、團結向上、勇於進取時,企業將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成就常青基業。
那麼,應該建立怎樣的員工守則呢?
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再一次為我們提供了典範:
從聯想的“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蒙牛的“小成憑智,大成靠德”,到中國建設銀行的“做事要有點良心”,無不體現了員工優良的道德素養。把這種敬業、忠誠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將會打造出視職業為天職的優秀員工與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
從國美的“讓顧客滿意,剩下的我們去做”、香格裏拉的“記住每一位顧客的名字”,到沃爾瑪的“請對顧客露出你的八顆牙”,無不體現了員工卓越的服務意識與服務理念。把這種顧客至上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得到的將是深受客戶歡迎、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企業。
從海信的“今天的質量是明天的市場”、白沙集團的“容不得半點差錯”,到摩托羅拉的“質量不是100,就是0”,無不體現了員工對優良品質的追求。把這種質量就是生命線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得到的將是為了維護企業聲譽,不斷追求過硬質量與產品創新的優秀員工,以及社會大眾對企業的信賴與尊敬。
從海爾的“隻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華為的“做一隻快樂的‘狼’”,到新東方的“坦然麵對失敗與挫折”,無不體現了員工奮力拚搏的士氣與為人處世的良好精神狀態。將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中,將得到一群不畏艱險的勇士,和一個長久屹立於市場大潮的不敗企業。
從華遠的“孤獨的人不能生存”、首鋼的“不能耽誤一秒鍾”,到家樂福的“走在貨架間了解顧客”,無不體現了員工高尚的團隊精神與追求高效的信念。把這種崇尚效能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得到的將是具有高效執行力的優秀員工與擁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
卓越的企業需要優秀的員工來塑造,優秀的員工需要蘊含偉大員工守則的企業文化來打造。所以我們說:員工守則是締造常青企業的“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