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堂課 理財專家有話說
專家理財的時代已經來臨
現把手裏有錢的人分成四種:有錢沒觀念、有錢沒門路、有錢沒時間、有錢沒知識。
上述四種人,如果不注意投資理財,自身再沒有留住財富的能力,又不肯學習和嚐試新的投資理財方法,最終會變成窮人!對於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請專家為他們理財。
專家理財的時代已經來臨!那麼什麼是專家理財?與個人理財相比較,專家理財是一個專業的投資機構,專門替客戶進行資金管理。它可以利用在投資品種、投資渠道、信息來源、資金規模、投資技能等方麵的優勢,實現資金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的最佳平衡。
專家理財與個人理財有幾點不同。
1.投資品種不同
以投資債券為例,由於債券發行的種類不同,某些債券為定向發行,並不針對個人投資者,而保險公司在債券投資品種上可選擇範圍大大高於個人投資者。
2.投資渠道不同
一般而言,個人投資者隻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投資,但保險公司可以通過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及國債回購市場進行投資。理財專家可根據市場信息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捕捉獲利機會,以賺取最大收益。
3.投資方式不同
與普通投資者相比,理財專家能合理利用各種金融工具進行組合投資,這種穩健型方式能較好地規避風險,有利於資產的長期增值。
4.投資技巧不同
相對於個人參差不齊的素質和技巧,理財專家往往具有全麵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有專門決策機構審定投資方案,這種優勢是普通投資者無法相比的。
5.信息來源不同
在專業投資機構,都有專人從事信息收集、研究工作,能對國內外金融形勢、政治動向作全麵深入的分析。而個人投資者無論在信息來源、信息質量還是分析能力方麵都較為欠缺。
6.資金規模
專家操作龐大的資金規模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產生規模效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首先,投資理財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專業的技術。專業的事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如果你沒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市場,沒有巨大的資金實力,選擇專業的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要比自己親自上陣好得多。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普通投資者都是通過不同的基金進入市場,而不是直接投資。這應該也是國內發展的方向。
有效的投資組合需要投資者對不同的理財工具有個全麵的了解,並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投資者能夠用於投資活動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又缺乏相關的投資專業知識和信息來源,就需要通過專家理財來達到資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專家理財與個人理財的優勢比較:
1.從投資渠道上看
專家理財比個人理財在投資渠道上要寬泛得多。
比如:國債市場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是轉讓市場,個人投資者一般隻能在二級市場進行投資,不能參與一級市場的發行行為,而機構既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可以在一級市場通過承銷、包銷活動獲得豐厚的利潤。
2.從投資品種上看
專家理財在投資品種上選擇的餘地更大:
(1)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於一些個人無法選擇的品種,比如機構理財可以投資於金融債券。目前國內金融債券主要麵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的利率比國債高,而且風險又比企業債券小,是比較理想的安全、高效的理財工具。1999年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國開行1580億元、進出口行140億元的金融債券,個人都無法購買。
(2)專家理財既可投資於交易所上市債券,也可投資於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而個人隻能在交易所購買上市國債。比如,1999年6月18日國家94億元記賬式(三期)國債的發行對象隻限於全國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成員,並在銀行間市場上市交易,不麵對個人。據統計,1999年財政部和政策性銀行在銀行間市場共發行3871.6億元債券。
(3)專家理財既可投資於固定利率債券,又可以投資於浮動利率債券。1999年發行的1860億元浮動利率債券,僅限於銀行間市場發行,不對個人。所以說個人投資者在規避利率風險方麵處於劣勢。
3.從投資方式上看
專家理財比個人在投資方式上要靈活得多,專家理財既可以進行現券交易,也可進行回購交易和套利交易,個人隻能進行現券交易。
(1)回購交易:以國債現券作為抵押物,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交易。融資方(賣出國債方)以約定的交易期限、價格、品種和數量向融券方(買入國債方)賣出國債,並在約定期滿後以約定價格或收益率購回所賣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