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大鬧春
特別策劃
作者:白英
地處太行山西麓、山西東大門的古州平定,曆史上就有“文獻名邦”的美稱,自古為晉冀通道要衝。古老的祭祀儀式,隆重神秘;熱鬧的民俗彙演,歡天喜地。人們要把積攢了一年的熱愛、浪漫、感恩、激情和憧憬集中釋放。
寧肯一夜不睡覺,也不能誤了跑馬看熱鬧
位於太行山險要的長城名關娘子關,是古代進出山西的重要通道之一,幾千年來,這裏的人們保留著許多北方民族的剽悍之風。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舉辦別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跑馬排”。
我們來到了有1800多年曆史的董寨村。“跑馬排”起源於唐朝,是當時駐紮娘子關的唐軍信史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步演變成一種民俗的娛樂活動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老百姓祈禱國泰民安,萬事如意、五穀豐登,跑出希望的一種象征。跑馬是這天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鄉裏鄉外的人們都會從四麵八方不約而同地擁聚在這裏,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寧肯一夜不睡覺,也不能誤了跑馬看熱鬧。
上午9點多,鑼鼓齊鳴,響徹天地,激烈的跑馬開始了。隻見三、四匹高頭大馬整裝待發,每匹馬有固定的人牽引。“當、當、當……”急促的三遍鑼一響,一匹匹戰馬便像離弦之箭向街上衝出。頓時暴風雨般的馬蹄聲,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一浪高過一浪的呐喊助威聲和叫好喝彩聲響成一片,整個村莊都被淹沒在狂歡的海洋中。
這裏的跑馬大可與西班牙鬥牛相比,十分驚險刺激。號稱官道的青石小路,年長日久被磨得溜光,即使撒上爐灰,奔馳的馬兒也無法停留,速度飛快。而且馬背上不僅沒裝馬鞍,甚至連馬鬃都被剪掉,騎馬的人必須雙腿緊夾馬身,雙手平舉,飛奔而過。還有的騎手展示騎術的高超,把雙手放開,讓身體支起來作一些更驚險的動作,直把尖叫著的看客驚得目瞪口呆。
聽說騎在上麵的都是村裏的普通村民,從未接受過專業的騎術訓練,全憑骨子裏的勇敢。有十八九的小夥,也有年近七旬的老漢,還有不少是父子兄弟齊上陣。
柏井魘馬畀 祈雨儀式傳千年
位於平定縣城東25公裏的柏井鎮曆史悠久,自古就是通京大道的重要隘口驛站,相傳漢韓信曾在此築城屯兵,取名柏井城。遠古時期平定十年九旱,老百姓年年舉行祈雨祭祀儀式,俗稱魘馬畀,這一古老的祀神活動,是平定古代最典型雩祭儺戲文化的珍貴遺產。
來到柏井村時已是人山人海,經人指點我們來到了大王廟。看廟的老者叫穆福祥,今年七十多歲了,據他說幾十年前的祈雨活動都參加過,對柏井村的曆史更是口熟能詳。“魘馬畀”主要是靠馬畀來完成的,其中“傳聖旨”、“迎駕”、“扭駕”、“馬畀開山”是最搶眼的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