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頭頭是道:看頭明態度(1)(1 / 3)

1.喜歡拉扯頭發的人個性比較鮮明

眉目傳情可不隻是愛情的表達方式,事實上,通過眉眼暗送秋波僅僅是微表情中的一種情況。眉毛、眼睛、眼角以及眼神的不同組合與變化可以傳遞出成百上千種富有不同含義的信息。同是眨眼,結合了不同的眉毛、眼角、鼻子動作,就有不同的含意,同是挑眉,配合了耳朵、配飾等的不同行為與裝飾就有了各式各樣的心情。即使沒有測謊儀,你一樣可以發現對方的蛛絲馬跡,按圖索驥看出對方的真實心意。眉來眼去的表情語言可比那些容易偽裝的口頭語言誠實多了。

誰能想到一個看起來溫柔秀氣的女子做起事來卻大刀闊斧、雷厲風行?

微表情是一個人內心情緒的流露,拉扯頭發看似是“手頭小事”一樁,實際上卻是對方無意識傳遞自己感受、習慣的一些暗示。在人們做出的不同微表情之間或是微表情裏,微表情的一閃而過恰恰暴露了對方自覺隱藏起來的性格。

小王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女經理客戶,兩人通電話三次,見麵兩次,小王就發現了一個特點:每次和女經理見麵,對方總是會不自覺地用手拉一拉頭發。這讓小王想起古時候待字閨中的姑娘,她們見人的時候,常常一臉羞澀地拉著辮子。還是單身的小王不禁浮想聯翩:看來這女經理還挺隨和,麵對自己還有點兒害羞,莫非是看上了自己?若真如此,談不成這單生意,那倒也算收獲。再次因商見麵的小王因懷著這樣的猜測,反倒在合作談判中不知不覺降低了心理防線。但在最後一次的合同細節討論中,女經理對著合同大刀闊斧、寸步不讓的態度,卻讓小王大吃一驚。

是否大多數人都如小王一樣覺得拉頭發這樣的小動作可能是對方害羞或者尷尬的表示?當然不是。

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不時拉扯或摸拽自己頭發的人,大都性格鮮明、個性突出。如果對方是男性,愛憎分明的態度則更為明顯。這類人往往有獵奇心理,偏愛冒險,同時還擁有善於思考、做事嚴謹的特點。

楊蘭長得清清秀秀的,是典型的南方女孩。每個與她第一次見麵的人,無一例外都覺得楊蘭是個說話和氣、辦事優柔寡斷的人。但真正接觸之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大吃一驚:因為無論是生活中的楊蘭,還是工作的楊蘭,都是有口皆碑待人豪爽的“賢妻”和“一姐”:不僅不拘小節,愛憎分明,而且還愛打抱不平,雖然常常“爆炸”,但是情緒來得快走得也快,看似粗糙,一旦認真起來卻又十足地認真、細致。纖弱的外表和豪放的性格這一絕妙搭配令不少人都好奇她的丈夫兼同事徐明當初是怎麼發現了這塊反差這麼大的“瑰寶”的。而對於徐明來說,發現妻子這一反差卻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早在兩個人因為工作常常接觸的過程中,徐明就發現妻子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每次作決定時都習慣伸出左手不經意地拉扯一下耳畔的長發,咬咬嘴唇。而這個“拉頭發”的動作每每都能幫助徐明快速了解妻子的真正想法,最終俘獲芳心。

從上麵的這些例子可以看出,被人們置於裝飾地位的簡簡單單的頭發其實也有自己的“表情”。倘若你有心注意觀察,你會發現頭發的“表情”也很豐富。細心的觀察者常常能從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端倪。比如,喜歡拉扯自己頭發的人,一般做事幹脆利索、有條理、有邏輯,富有智慧,善於揚長避短,這類人常常是企業中的核心人才。不過也有人說,很多上司都屬於中年謝頂、發量偏少,拉扯不了頭發,豈不是與此不符?其實,這類上司常常富於心計,能夠顧全大局,做事情喜歡一絲不苟,善於創業、守業,尤其對待工作非常認真,對自己分內的事情具有很強的責任感。以上所述微有區別,不可一概而論。

有時拉扯頭發的動作也會變成揉搓頭發,這類人中有一部分心機較重,精於算計,缺乏氣概和寬容心。

手指愛纏繞頭發的人一般個性也較強,喜歡表現自我,尤以年輕女性為多,常能給他人帶來驚喜。

頭發的形狀有時也可作輔助判斷,如頭發較粗的人常表現為個性倔強、求生欲望濃厚,性情偶有暴躁;相比較之下,頭發較細的人一般比較忍讓,做事較偏向於妥協,發生爭執時,易以一定程度的妥協換來最後的合作,但是,這類人體質也常偏弱。頭發較多,乃至於身體其他各處毛發也較濃密的人,則比較富於執行力,性格溫厚,較有人緣。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動作常常會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個拉扯頭發的動作,以及隨之凸顯的各種頭發細節與關聯,雖然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卻能在危難的時候,讓你迅速找到你想求助的人。

2.愛把雙手放於腦後者有決斷力

雙手常常習慣放在腦後的人往往都很有決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