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激戰之後,攻守雙方都需要做一個短暫的休整。
當戰場上的喊殺聲驟然停歇下來,人們反正更加地緊張和忙碌,因為久經戰陣的人都知道,這種平靜是暫時的,雙方都在積聚力量,接下來的狂風暴雨隻會更加猛烈。
陳子雲也趁著這個空隙去往後麵營地看望劉瑩兒。事實上,劉瑩兒還真不是來趁熱鬧的,她帶的五百人給部隊帶來了熟食,陳子雲看到居然每人還有一份牛肉幹。這可是難得之物,在建康城,按大梁律法,除官府特許之外,任意宰殺和食用牛馬都是違法的。分配完食物後,劉瑩兒便讓人把傷卒分送到各營棚,她也挽起衣袖親自診治。
這些人來的也正是時候。攻城一方,往往是傷多死少,傷者或輕或重都急需救治。這也是陳子雲一貫的要求,冷兵器時代,早醫治就少死人,而且傷也恢複得越快,能為部隊重新補充新鮮血液。往往受過傷的老兵更有經驗,也更不畏戰。劉瑩兒帶來的人中有兩百人是醫傷熟手,可以挽救不少士卒們的生命。
陳子雲看到劉瑩兒戴了輕鬥笠和薄麵紗,白衣飄飄,真如神女一般。原來古人還真有這種電影上俠女般的打扮。陳子雲心想,這樣也好,她的容貌直有驚世駭俗之嫌,如不遮掩一下,太過引人注意。
是戰是退,陳子雲一直在猶豫不決,反複在權衡著利弊。進入營地之前,他原本還有安排劉瑩兒和部分傷員先行回滎城去的打算,再遲恐怕就真得走不了了。但轉念一想,她明知敵情如此,都敢前來,自己畏戰懼死,不勝而回,和打了敗仗有何區別,豈不是丟人現眼?大丈夫死又有何惜。而且自忖,北伐戰事,本來就不應該抱著場場穩妥,前怕狼後怕虎的心態,如果越是這樣,反而束手束腳。渦陽到現在沒有拿下來,和自己舍不得付出代價是有直接關係的,可是事實上,越是瞻前顧後,傷亡反而越來越大。想到這裏,他完全改變了主意,決定在今天天黑之前,一定要攻上北城,拿下渦陽。
他把李揚喊過來,命他立即前去滎城,說是渦陽城已經拿下,請元顥務必迅速趕來安撫民眾。然後走到劉瑩兒麵前,深施一禮。
劉瑩兒急忙閃身躲過,並半蹲回禮說:“大人何故行此大禮,小女子萬萬受不起的。”
陳子雲朗聲說:“姑娘幹冒奇險親赴城下送衣送藥救死扶傷,在下自然是要替近萬將士感謝你的。”
劉瑩兒聽了嫣然一笑,說:“小女子好生奇怪,聽父親說,取下渦陽遠比攻打丘大千的營寨要容易些,為何傷亡如此之多。適才聽士卒所言,仿佛敵軍援兵離渦陽城已經不遠,大軍即將回撤,可士卒們易行,這許多傷者,如何是好?大人又是如何打算的?”
陳子雲嗬嗬笑說:“姑娘多慮了,沒有撤軍的話,渦陽雖然城堅人眾,哪裏還真的是銅牆鐵壁不成,先有勞你在這裏辛苦,看我今日如何破城。我想晚上破敵之後,在渦陽府衙中我與姑娘撫琴一曲,共敘夜話。”說完又施一禮,轉身離去。
陳子雲心裏像是有一團火一般向上竄。看來到了危急關頭,軍隊就比平時要難帶的多了。此時,梁軍的軍心有些不穩了,傳言已經四起,居然傳到了劉瑩兒這裏。這也難怪,外圍十萬人馬即將趕到,這城上守軍還有十幾萬人,一但被圍恐怕無一人可以逃脫,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陳子雲下令撤兵,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在這種情緒彌漫之下,軍中鬥誌全無,午後一戰打得極為糟糕,毫無銳氣可言,很快就被守軍擊退。
陳子雲隨即把軍中隊長以上的五十多人全部召集起來,他站在人群之前,臉色鐵青,厲聲說:“剛才我看到兩名什長,率先退回,把人給我押過來。”少時,馮三將兩人綁著推搡過來。陳子雲目視二人喝問:“士卒未退,你們先退,士卒受傷哀號你們棄之不顧,隻顧自己性命,你們還是我大梁精兵嗎?
二人低頭無語,眾將也都噤若寒蟬,這一戰的確指揮上也是有問題的。陳子雲接著又大聲說:“我大梁軍中有這等什長士卒,是我陳某之恥,也是眾將之辱。大將之過,自當重罰,此戰過後,耿仲、馮三各打二十軍棍,以治帶兵不嚴之責。現暫戴罪立功,拿下城池不再追罰,如若再無建樹,你們自己提頭來見吧。至於你們倆,我自然會給你們家中厚加撫恤,你們也不用掛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