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預備強攻(2 / 2)

媽的,陳子雲不禁說了句髒話,心想,這女人就是折磨人。不見她,就留下這半拉子話來擾亂你一下。因為劉瑩兒,這一夜他又沒能睡好,眼睛一閉上就想到她笑靨嬌容,禁不住還有所想,身體不爭氣地還有了反應,翻來覆地折騰到快天亮才迷迷糊糊地打了個盹。

早上出發的時候,他困得不行,決定不騎馬了。讓李揚給他套了馬車,這樣,他能在車上睡一會,恢複點體力。

渦陽離滎城隻有兩百裏,如果是急行軍一天一夜就能趕到。但陳子雲不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讓部隊陷入疲憊狀態,何況留給他攻城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下午酉時不到,他就命令紮營,並讓耿仲和馮三繼續出發,晚兩個時辰休息,同時,在第二天比中軍早一個時辰出發。他兵力少,圍三闕一人手展不開,也沒必要,隻能是從渦陽城的兩個方向同時進攻了。

計劃是他率三良和中軍由城南佯攻,吸引守軍力量之後,耿仲和馮三再從城北發起進攻。陳子雲之所以把北門作為主攻方向,是因為他判斷北門必是守軍的最薄弱之處。守軍一定會猜想他們會從南門、西門、甚至是東門攻城,但一定不會想到他們的主力會兜一個大圈子繞到北門,把那裏作為主攻方向。渦陽的北門是最堅固的,如果他們要打北門,繞路不說,還極有可能被從青州趕來的閻靜軍從後麵包圍。陳子雲要的就是出人意料,要的就是對方想不到。他估計北門的防守兵力最少,如果他在南門的佯攻激烈一些,對方還有可能從北門抽調人馬,耿仲他們就能趁虛攻進城了。

當然這樣一來,耿仲他們的行軍路程就會多一些,他讓他們遲駐早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差不多的時間到達,一是可以避免被敵人瞅準空隙襲擊,二是一但發現防守的薄弱環節,無需等待即刻就可攻城,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而他正是善於把握這種戰機的人。

晚間的時候,他反而沒了瞌睡,每逢大戰之前,他都很少睡眠,站在山坡上遙看渦陽,他仍在思考著明日一戰。這渦陽城中有不少士卒來自洛陽,他之所以放著西門不打,內心裏就是希望他們能不戰而退,從西門逃離,這樣就省了很多的事。

不過,強攻他也並不擔心。古時候雖然沒有重炮和槍械,但他認為攻城比守城要容易些。因為守城要守四麵,如果城池稍大一些,城牆就很長,兵力太過分散,單位長度上的兵力根本不夠用。比如,渦陽城是個方形的城池,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平均都長約10裏左右,也就是5000米,四麵一共就有20000米。城裏守軍隻有四萬人,平均每米隻有兩個人。如果采取多點同時進攻,趁虛重點突破,守軍根本是防不勝防,缺口會非常多。而且他考慮到今後的作戰主要以攻城為主,所以,專門研究製定了攻城軍械和方法。

但即便如此,陳子雲也沒有輕敵之意,反而特別的留心渦陽的情報。因為渦陽主將李園是一個很讓人值得關注的人,這人以守城聞名天下,曾經以三千弱旅守中原的一座土城,十萬起義軍用了三個月都沒有攻下來。這是之前掌握的資料,對這樣的人不應該也不能去輕視他的。

事實上,這個李園也的確是有一手的,他比陳子雲想像地更加指揮若定,更加的厲害。陳子雲率軍到渦陽城下後,就命三良率人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攻城,沒一會功夫就被守軍擊退。死傷一百多人,居然還沒能看清守城的部署,李園確是以守見長的一名良將。

晚上,紮下營盤之後,細作來報,說青州刺史閻靜和爾朱榮增援的人馬行進速度非常得快,最多還有兩天就能趕到渦陽城下了。

陳子雲有些頭疼了,來得這麼快,說明對方已經掌握了戰況,確認自己人數少,不會也不敢去圍點打援。實力已經被人看穿,再要想出奇兵已經是沒有可能了,隻有速戰速決取下渦陽了。他命三良和墨根調整一下部署,吃了晚飯之後,夜攻渦陽。並讓人快馬傳報給耿仲和馮三,人馬務必要埋伏好,不準暴露他的作戰意圖,沒有他的將令任何人都不準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