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在近年遲早會有一場大戰,陳子雲和幾位心腹已有共識。為了適應以後在北方的作戰,陳子雲又讓耿仲安排軍中部分士卒去學習木匠和鐵匠手藝,其餘人等除軍事訓練外,各需掌握一門技能。如果遠離大本營,軍隊裏必須要能自給自足,要就地補給,就地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切就要靠自己。另外他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須學會認字,原來不識字的,每人最少學會三百個字。這些人是種子,如果皇上到時隻同意派5萬人馬到北魏,就讓他們都擔任伍長或什長,隻要手中有錢,三個月內他就可以組織起一支百萬大軍,且在當世是無人可敵。
陳子雲對軍隊裝備的研究細致到了極點,這次在北方他發現有獵戶做的牛皮靴非常輕便結實,而且防滑性也好。立即讓人買了一雙送回去,找工匠仿製,爭取每名士卒備製一雙。古時步行行軍速度過慢,原因是士卒大多穿草鞋,或者赤腳。而布製快靴無法經受長時間的行軍,很快就會磨損,還不如草鞋。陳子雲想,如果能解決行軍速度問題,在山地作戰,就會大占便宜。
在軍事上,陳子雲近一段時期是痛快的,他牛刀小試,就戰無不勝,但他也很清醒,古時也是能人倍出,有不少良將能士,如果稍有疏忽,難免會遇大敗,所以每逢戰事都殫精竭慮,反複思考,以求最佳的戰法。
日子在一天一天中逝去,陳子雲有時是痛苦的,每每一覺醒來,他都要先定定神,要看看自己是否有回到了現代,回到他當小參謀時逍遙自在,不用擔心受怕的時代。但每每他都失望了,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沒有親身感受的人無法體驗其中的恐怖與焦慮。物質上和精神上相隔一千多年的社會是迥然不同的,南朝哪怕是大家引以為豪的日用品和生活方式,在現實社會裏都是粗鄙不堪,不值一提。唯一讓他安慰的就是這個時代的強者,可以享受著常人不能擁有的生活,還可以三妻四妾,盡享齊人之福。
這天早上,他知道自己還是生活在了古代,而這次他到北朝來又是幹提著腦袋的事,若有不慎,就有性命之憂。他揉揉太陽穴,讓自己的頭腦清醒點,然後出了房間,去和元顥一起用了早餐。早餐很豐富,每人一碗稀飯,一隻鴨蛋,兩片臘肉,一塊鹹魚,還有一小碗的小菜,在這個年代,能用上這樣一餐早飯的人必是富貴之人,普通人家有時一個月也難得吃上一頓魚肉,而且其時,人們大多隻吃二餐,尤其是這裏,連年旱災,匪患叢生,起兵造反不斷,百姓更是貧苦。就算是士卒也不例外,隻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有三餐的待遇。
還有兩百多裏就能進洛陽了,元顥急著趕路,邊喝著稀飯,邊連連催問陳子雲什麼時候動身。陳子雲則從容不迫,他食量小,吃不下許多,所以把臘肉鴨蛋留了下來,預備給天還未亮就前出探路的人食用。他看元顥焦急,說,大人稍安勿躁,且等前哨回來。這兩日,沿途不見商旅,倒有些藏著兵器的青壯,怕是前方有些狀況。我肩負著大王安危,不得不小心從事,還望勿怪。元顥是個貪生怕死的,聽了陳子雲的話,細細想想,認為有些道理,讓人斟了茶來,和陳子雲對飲起來,等候探路的消息。直到太陽上了三竿,前哨才回來稟報,這比平時足足多用了一個時辰。
元顥氣鼓鼓地說,這要是在戰場上,是要砍頭的。陳子雲卻知道其中定有隱情,這些人都是百裏挑一的勇士,能和他來完成這次任務的,又是精選出來的,不但神勇而且大多有些謀略,並非是魯莽之輩,且前出打探五人一組,沒有難處,絕不會遲回。他問帶隊伍長,前方是否有過接陣?為何沿途都看不到商旅經過?那伍長答道,兩日前這裏發生了一起血戰,把朝廷送往洛陽城的運糧隊給截了。領頭的叫金朝,是附近五十裏的伏龍山上的土匪,他不知從何得到的準確消息,糾集了五千餘眾,截了糧隊。糧隊護衛也有兩千多人,雙方殺的血流成河,金朝雖然得了糧食,也傷亡慘重。眼下,前麵的路上,官、匪交錯,要想平安通過,怕也是不易。我們探得三條路,都標在大人給的圖上,怕是大人焦慮,所以我先行回來稟報,其他人仍在尋找安全的路徑,至於何時行進,還請大人示下。
陳子雲點點頭說,你們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探得這麼多信息,實屬不易,都辛苦了,先下去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元顥急著問,那子雲趕緊選擇一條安全些路,我們盡快趕路,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陳子雲說,好,我馬上再加派人手,查看哪條路安全,我們盡快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