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不禁施了一禮,說:聽子雲將軍一席話,著實受教。以後還請將軍不吝多多指教才是。陳子雲忙挽起他說:元將軍客氣了,打仗的事,大家遇事多商量,事先多謀劃,就少吃虧,多打勝仗了。
這話,不僅元景認同,周圍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稱是。他們從陳子雲做的木盤就可以看出,他每戰之前的部署有多麼精細。此戰堪稱經典,基本上沒有超出戰前陳子雲的預料之外,作戰時間,進攻要點,殺傷敵軍數量,自己損失多少,醫護補給的預備等等無一不預測精準。如果說戰前曹仲宗還有些心懷不滿的話,這時,心中已全無芥蒂,他拉著陳子雲的手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子雲乃皇上之福,大梁國之福啊。
打了勝仗,又繳獲大量輜重物資,城中一片歡天喜地。這時的陳子雲最是忙碌,他和耿仲蕭關等人按例慰問傷員,掩埋死者,修整營寨,布置防守巡查人員,對有功士卒逐一登記造冊,予以獎勵。這麼一場規模的戰鬥結束,足夠他忙一天時間。元景緊隨其後,頗有心得地說:將軍打仗用心在前,也用心在後,才有中間的戰果輝煌。陳子雲點頭笑說:你算是有了心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帝王坐江山需受百姓擁戴。而為將者,不得軍心豈能打得勝仗,所以,戰畢諸事極為重要,元略大帥每戰之後,無論勝敗都是酒宴歌舞,不管士卒死活。時間久了,士卒豈能為他拚死作戰。
其實在忙碌之中,陳子雲也有些擔心,他用密敕取了兵權,雖然獲勝,但仍不知聖意如何?所以,這邊寫了捷報急送入建康,專等皇上回複。
直到第三天,快馬入城。皇上蕭衍對陳子雲主動出戰,將士用命,奪營撥寨的勝果非常滿意。陳子雲奏書中一應有功將士封賞均再加一等。隻是皇上命陳子雲必要一鼓作氣,拿下魏軍所有營壘,逼退魏軍,顯出大梁國軍威實力後方可退兵。見了旨意,陳子雲心中徹底清楚了,蕭衍對徐州已無想法,但折耗北魏實力,不想元法僧帶兵南下是顯而易見的了。
這幾日連日陰雨,間或小雪。野外除官道之外,泥濘不堪,寸步難行,別說行軍打仗了。雙方隻得偃旗息鼓,暫時休戰。建康城裏皇上的犒賞品裝了百餘車艱難運到,城中士卒大呼小叫,稱頌皇恩浩蕩,獎賞又豐,犒勞又多。相比之下,連吃敗仗魏軍龜縮營寨中士氣就要低落很多。
早上起來,蕭關和馮三等已經在府前等候多時了,耿仲負責整訓隊伍,他們倆則陪他上城巡查。還沒上馬,就見元景匆匆趕來,說:家父備下筵席請陳將軍過府有要事商議,還請將軍切勿推辭。陳子雲讓蕭關獨自去查看關防,自己上了元景準備的馬車,直往宮府中去了。
這回宴請是在二院內的小廳庭間,裏麵雖也還寬敞,卻隻擺了三隻席幾。也就是說,今天元法僧父子隻請了自己一個人。陳子雲心裏有些納悶,他知道元法僧不是有求於自己,就是有私密之事相告,所以坦然坐下,等他說話。
三人坐定,廊下曲樂動聽,一番閑話之後,酒筵正式開始。
外麵香氣撲鼻,下人們端上菜來,給各人布在桌幾上,元法僧舉箸笑說:這隻大龜還是去年他人相送,一直沒舍得吃,如今就要離開彭城,總不能帶著它一起走吧?今日我們就享受一番了。
古人喜吃大龜,廚師烹飪這種龜呢也很有一手。這隻龜肉質鮮美,香味濃鬱,實是難得的美味佳肴。看來元法僧今天是先以美食來賄賂自己了。陳子雲一邊挾起一塊龜肉裙邊,一邊想如何應付這個老狐狸。因為皇上旨意已下,想不戰而退是不可能的。但有些話,他又不宜多說,免得將來給人抓住把柄,為蕭衍所不喜。於是他說:龜肉果然鮮美無比,古人有食指大動一說,但我一直不甚了解,不知元景能否為我釋以詳情。
元景在幾前微一欠身說:說是,春秋時鄭國的公子姬宋每食指動時,必能吃到美味佳肴,有一天當他晉見國君姬夷時,食指大動,他一打聽,原來姬夷讓廚師在烹飪了一隻大龜,姬宋對左右說:你們看,我的食指靈驗吧。姬夷聽了他的話,故意讓人支開他,和他人一起吃光了龜肉,再讓他進殿,用以表示他所謂食指大動並不靈驗。姬宋大怒,伸手到鍋子裏沾起肉汁嚐了一下,揚長而去。姬夷也大怒,準備殺他,結果逼的姬宋謀反。
同樣是吃龜,結果卻截然不同。陳子雲注視著元景,說:有時候,我們都想心想事成,心隨我願,食指大動也就是這樣一個意思,但有時人們偏偏就不能如願,如果姬宋少些非份之想,又好比姬夷可以成人之美,那是最好不過。怕就是兩個人都水火不容,不肯相讓事情就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