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許昌人。生在許昌長在許昌。除去當兵那三年之外,我幾乎從未離開過這裏。許昌算得上是座文化古城吧!但許昌又實在是個小城市。史書上說“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想當年曹操在這裏雄踞25年,奉天子以令諸侯。屯田勵兵,修建了多少樓閣高台。那以他為首的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十子,書寫了多少豪邁文章。想當年曹操氣宇軒昂的唱著: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等的意氣風發……要不是南北朝那綿延的戰火,許昌城也許會是另一個樣子。至少市博物館裏會多幾件拿的出的文物,點將台也不會隻是一片廢墟,灞陵橋的關羽像更不會隻是現在那個比例失調的卡通人物像。哎!算了,不提了。現在開始講我的故事。
我的戰友諸葛小春是同我坐著一個火車皮拉到的部隊的。我們一起在那個鬼不下蛋的地方呆了三年,之後又一起回到了許昌。他的運氣比較好一點分配到了市文化局,文化局又把他下放到春秋樓。
這春秋樓又名大節亭,它又名關雲長宅,關王廟,武安王廟,兩院英風廟。它位於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為明清風格建築群。《三國誌蜀書》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相傳關羽下邳兵敗後,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是許昌十景之一。
諸葛小春在春秋樓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安全。說白了就是一內保。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他總是感歎:在部隊就是站崗的,沒想到回來參加工作了還是一個站崗的。
這時候我會說:你這不一樣。過去站崗那是為了國家的邊防。無名小卒一個。現在站崗那是為關雲長站,就好比是關羽的手下周倉,好歹也算是半個名人。
諸葛小春於是歎口氣,說:你說我就奇怪了。咱們許昌那可是曹操的大本營,現在呢卻到處供奉著關二爺?你說這是為了什麼?
我說:這你就不懂了?這關羽是什麼?關羽是神。是關聖帝君,是“武聖”,與孔子齊名。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過五關斬六將,月下讀春秋。那是何等的英雄?曹操是什麼?那是奸雄,是奸賊。是個太監的孫子。是個人人喊罵人人唾棄的反麵人物。根本就沒的比。
諸葛小春說:我就不覺得曹操有那點比關羽差,魯迅還說過曹操至少是個英雄呢。
我說:這是曆史問題,錯誤有一半的功勞在羅貫中。曹操要是現在還活著,一定會找他拚命的。
諸葛小春是有一個女朋友的。她叫夏侯芳芳,在灞陵公園做導遊。在許昌這個地方做導遊是個頂沒前途的職業。有的時候可以一兩個月不開張。按她自己的話說:我餓的眼睛都快要成綠色的了。我就問她:怎麼會把眼睛餓成綠的來?她說:你想呀?沒錢吃肉,天天吃大白菜能不變的跟它一個色兒麼?
不過每月的初一十五,導遊們便開始笑的合不攏嘴了。
香客們從四麵八方湧入,他們清一色都是來關帝廟上香還願來的。
有的拖兒帶女,有的摻著爹娘。大姑二姑三姨媽,表姐表妹幺兄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時間,往日冷清的公園,變成了熱鬧的集市。有時候還能看到不少慕名而來的異國客人。他們當中最多的就是日本人。這幫鬼子對咱們的三國文化那叫一個崇拜!所以夏侯芳芳還特意學了幾句日本話。我也沾著她的光學了一句:“空裏七哇!哦哈油咯紮一麻斯。”
這一年夏天,一場連綿的大雨下了十多天。
本來許昌就是個低窪的地方,再加上灞陵公園又被正在修建的一棟商業樓盤堵了排水溝。不幾日,那園中的關帝廟的一麵山牆居然裂開了一條四五米長的縫隙,最寬的地方已經可以伸進一個拳頭了。文化局出於保護的角度決定暫停開放,並派出一個專家隊伍來搶修。諸葛小春有幸參見了這次任務。當然他可不是什麼文物專家,他是來負責保安工作的。白天專家們在那裏縫縫補補的搞了一整天都回家去了,晚上則由諸葛小春一個人照看現場。本來今天夏侯芳芳說是要來陪他的,可是臨時她又變卦,隻給他送來了一張涼席和一床毛巾被。諸葛小春卷著涼席往關帝廟前麵的空地上一鋪,睡了起來。睡到半夜,誰知天空又下起了雨來。諸葛小春隻好收拾起了鋪蓋到關帝廟裏麵去避雨。
因為連日來陰雨不斷,這關帝廟裏麵又潮又濕。更要命的是裏麵聚集了為數眾多的蚊子。它們嚶嚶嗡嗡在諸葛小春的腦袋周圍盤旋,有組織、分批次的對小春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