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抗過日的國民黨李明鬥(1 / 1)

首先回顧曆史: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今北京)西南盧溝橋挑起事端,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中國軍隊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作戰。亦稱“七七抗戰”。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後,逐步把侵略勢力擴張到了平津附近。其華北駐屯軍5000餘人,駐平津地區及豐台至山海關鐵路沿線;冀東偽保安隊1.7萬餘人,駐通縣等地;偽蒙軍4萬餘人,駐察北(今河北張家口以北)。中國軍隊第29軍軍長宋哲元轄四個步兵師及一個騎兵師、兩個保安旅,駐守平津及任丘、河間等地。戰鬥中,守軍傷亡甚眾,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陣亡,遂放棄南苑等地,撤向保定。29日,北平陷落。同日,日軍分路進犯天津、大沽。守軍反擊,並圍攻日軍東局子軍用機場及海光寺兵營,後遭日軍陸空聯合攻擊,不支,退向馬廠。30日,天津失守。

盧溝橋抗戰的曆史意義:

一、結束了割地賠款的慣例

二、拉開了國、共兩黨攜手抗日的帷幕

三、使世界真正認識中國人

四、使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走向了正軌

發生在七十年前的盧溝橋抗戰,開辟了中國曆史的新進程,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促成了國、共兩黨的團結抗日,它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使全世界改用和以前不同的眼光看待中國人,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們,不論原是哪個黨派,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應該牢記曆史的經驗教訓,珍惜先烈們用血的代價取得的勝利。

曆史離不開人的創造。李明鬥就參加這場標誌抗日戰爭真正開始的“七七”抗戰。這是國民黨的29軍。李明鬥出身在地主家庭,家裏有錢供他念書,可他不怎麼願意讀書,好習武弄棒,後來到了保定講武學堂,參加了國民黨軍隊。盧溝橋抗戰的時候,表現出的男兒的血性,奮勇殺敵。身負重傷。後來部隊南撤了,北平被日本人占領了,李明鬥就回到了村裏。

李明鬥作為軍人,看到外國人來到中國,無惡不作,內心是十分痛苦的。農村也並不安靜,日本鬼子的勢力已經遍及華北,哪裏還有安靜的地方。知道他是當過兵的,懂軍事的。地方上各種各樣的隊伍找到他,有土匪打著抗日的旗號讓他入夥的,有八路軍真正抗日隊伍找他參加抗日的,也有日本人找他當漢奸的,加入保安隊的。他都不為所動,那個也不參加,他就是要卸甲歸田,洗手不幹了。

但李明鬥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把自己的女兒----他就一個孩子----送到了**的隊伍中,當了八路軍。後來,女兒還當了幹部,留在了河南洛陽,並給自己孩子起名為洛洛、陽陽。

李明鬥當過國民黨。可以想見,建國後那個運動之中能夠少了他的身影。但李明鬥問心無愧,軍人出身,不怕鬥,身強體壯,頂得住;李明鬥又能說,批鬥會上,他侃侃而談,講起打仗來,繪聲繪色,眉飛色舞,手足舞蹈,讓鬥他的人聽的都入了迷。早忘記了自己是幹啥的了,往往是李明鬥還正想說的時候,不得已停下來,組織批鬥的說,算了算了今天就交代到這吧,才能算結束了。有的脾氣暴躁,想跟他著急,他還會罵人呢,我他媽抗日的時候你還他媽的吃奶呢,我閨女是八路,我是抗日家屬,我問心無愧,愛怎怎地。李明鬥心理素質也好,啥場麵沒見過啊。也沒想過自殺啊想不開啊尋短見啊之類的事情,當兵的,死都死幾回了,怕個球。

一個村子裏都是鄉裏鄉親的,有啥可鬥的,抬頭不見低頭見,李明鬥也沒低過頭,他誰都能看得見。家裏雖然是地主,人緣還不錯,不是那惡霸,血債累累,萬人憤慨的大地主,就是地多點,日子會過點,會省吃儉用罷了。

李明鬥活到八十安然而去。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