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監測機房改造係統研究
研發設計
作者:劉思餘
摘要:廣播電視台的供配電係統需安全、穩定、可靠運行,為廣播電視台內的係統設備提供可靠的電壓。文章首先分析了廣播電視台對低壓配電係統的基本要求,並在此基礎上對廣播電視低壓配電開關機房的監測係統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廣播電視台低壓配電開關設備的運行穩定性。
關鍵詞:廣播電視;供配電係統;監測係統;智能測控;監測軟件;機房改造
中圖分類號:TN9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1-0003-02
1廣播電視台對低壓配電係統的基本要求分析
廣播電視台的供配電係統必須能夠安全、穩定、可靠運行,並為廣播電視台內的係統設備提供可靠的電壓。廣播電視台對低壓配電係統的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其一,根據負荷等級應當將低壓配電係統分為若幹個係統。由於廣播電視台機房內存在大量的工藝設備,這些設備大部分為容易受到幹擾的弱電設備,同時,特殊照明係統中的可控矽極其容易產生出幹擾源。為此,應當將工藝係統與特殊照明係統分別由不同的變壓器進行供電,並且應當設置各自的低壓配電屏。此外,廣播電視大樓內的一般動力係統和常規照明係統,也不宜與工藝設備和特殊照明係統共同使用一個低壓配電係統供電,換言之,應當根據不同的負荷等級來設置低壓配電係統。
其二,應當具有可靠的供電電源。由於廣播電視台肩負著宣傳我黨方針政策的艱巨使命。為此,廣電大樓的電力負荷等級應當按照一級設計,並且要配有兩個電源進行供電,而且還應當自備柴油發電機,以此來確保供電可靠。
其三,低壓配電係統的網絡設計應當合理。目前,國內各大廣播電視台的低壓配電網絡普遍采用的是混合式配電,其中機房設備采用的是放射式供電,主體部分則為樹幹式供電。由於廣播電視台主樓當中的幹線相對較多,加之工藝設備、特殊照明係統的電源箱數量也比較多。所以,應當在大樓的每一層都設置一個小配電室,並盡可能使上下樓層的配電室相對應。同時,電氣豎井的設置也應當盡量寬敞,這樣便於維護檢修工作的進行。
2廣播電視低壓配電開關機房的監測係統研究
本文所提出的監測係統主要是基於LabVIEW平台進行設計的,並結合了當前比較先進的MYSQL數據庫以及多種技術,實現了對機房內低壓配電設備的有效監測。不僅如此,該係統能夠對供電設備的各相電壓、線路電壓、頻率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係統還具備實時顯示、故障監測和報警等功能。
2.1智能測控裝置的通信方式選擇
在經過技術經濟性比選後,本係統決定采用FM100-8多功能智能測控裝置,該測控裝置具有可編程測量、顯示、數字通訊、電能脈衝變送輸出等功能,並且可以完成電量測量、數據采集、傳輸和顯示,其測量精度為0.5級,既可以實現LCD現場顯示,還帶有RS485數字通訊接口,通信協議為MODBUS-RTU。當主站發出相關指令之後,智能測控裝置便會按照接收到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反應,每個測控裝置都具有唯一的地址碼,PC機通過對地址碼進行改變可以將相關的指令傳遞給不同的遠程單元。該測控裝置采用的是RTU模式,以數據查詢指令為例,主站發送的指令。當主站發出指令後,對應地址中的測控裝置接收到指令後,便會按照寄存器地址以及讀取寄存器的個數兩個參數進行查詢,然後會向主站返回查詢結果。由於RS485最多能夠同時連接64個設備,但為了滿足監測需要,各個斷路器的電參數必須不斷更新。為此,在一條數據總線上盡可能不要串接超過30個遠程終端。正常情況下,主站對一個遠程終端進行查詢所需的時間約為500ms,當總線上串接的終端小於等於30個,總的更新時間便可以控製在15s以內,這個時間可以滿足供配電係統實時監測的需要。若是有特殊要求,必須接入超過30個終端時,則應當考慮增加網絡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