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人脈有陷阱——人脈禁區千萬勿涉入1(1 / 3)

第八篇 人脈有陷阱——人脈禁區千萬勿涉入1

謹防小人,繞過人脈的陷阱

擦亮眼睛,知人知麵更要知“小人”

曆史上,數不清的朝代因“奸人”而棄送了大好河山。“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因重用佞臣豎刁、易牙、開方,自己被架空,後悔莫及,死後蛆都爬出了屋,人們才知道齊桓公死了。

當初齊桓公隻看到了豎刁為他自施宮刑、易牙為他烹子作羹、開方為他不奔父喪,服侍百般周到、萬般殷勤的表麵,沒察覺到他們“糖衣炮彈”裏麵包裹的狼子野心。

沒有“知心”的把握,那你的決策就要大打折扣。

世界上的人有好人,也有壞人,而好人、壞人在世人眼裏暫時是沒有正確的一眼識破方法的,隻能用時間來考驗,讓歲月去公證。不是說這不足取,隻是有的時候如果知道太晚,你的前程可能就要打上問號了。試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對我有用的人?誰是對我不利的人?我們誰都會對答案模糊。

“小人”的定義是隨著“小人”的生存和繁衍逐漸在人們思想裏根深蒂固的,它往往是“君子”的對立麵。就像世間矛盾無處不在一樣,如果“君子”一直存在,那“小人”也一定會長命。其實,關於小人我們不妨看看下麵這則史實。

公元前527年,楚國的國君楚平王給兒子娶親,娶親的媳婦正好是秦國人,楚平王派大夫費無極前去秦國迎娶。費無極到秦國看到姑娘後大吃一驚,秦國姑娘簡直是美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在回來的路上,費無極開始琢磨起來,他認為這麼美麗的姑娘不如獻給楚平王送個人情、討個好。這時,車隊已接近國都,國人也早知太子要娶秦國姑娘為妻,但費無極還是搶先一步到王宮,向楚平王描述了秦國姑娘的美麗,並說太子和這位姑娘還沒見麵,大王可先娶了她,以後再給太子找一位更好的姑娘。楚平王好色,被費無極說動了心,於是便同意了,並讓費無極去辦理。費無極稍做手腳,三下兩下,原本的太妃轉眼成了楚平王的皇妃。

事成之後費無極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楚平王越來越寵信他;害怕的是因這事得罪了太子,太子將來掌權了一定會加害於他。於是,費無極就對楚平王說:“那事之後,太子對我恨之入骨,我倒沒什麼,關鍵是他對大王也怨恨起來,望大王戒備。太子握有兵權,外有諸侯支持,內有老師伍奢的謀劃,說不定哪一天要兵變呢!”

楚平王本來就覺得對不起兒子,兒子一定會有所動,現在聽費無極這麼一說,心想果不出所料。便立即下令殺死太子的老師伍奢及其長子伍尚,進而又要捕殺太子。太子與伍奢的次子伍員隻好逃離楚國。

太子就是因為遇到了小人費無極而背井離鄉逃離楚國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識破小人的真麵目,那麼“小人”平時如何表現的呢?什麼樣的人是小人呢?

“小人”的尾巴就是這麼顯現的。小人有很多種:

1.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這類人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若懸河。起初與他接觸,很容易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毫不猶豫把這種人看做稀世珍寶收藏。事實上,如果他表裏不一,你錯用了他,會引起不良後果。而現實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很多,他們善於言談,而且能將許多時髦理論掛在嘴上,迷惑許多識辨力差、知識貧乏的人。

似是而非的人不能讓他的表象所迷惑,真誠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借花獻佛,濫竽充數

這類人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維護個人形象。唯一的嗜好就是不知廉恥地盜用別人的觀點,以討得大眾對他的喜歡,如果整合得巧妙,是一種藝術,使人不能覺察他濫竽充數的本質,反而當做精辟見解。不過,這種人也不是借花就有花,能不能獻佛還另當別論,如南郭先生一樣,想混一口好飯吃。如果無其他壞心眼,這也不礙大事;否則,趁早淘汰或疏遠之為妙。

3.口蜜腹劍,溜須拍馬

古往今來,小人都沒有獨立的意誌和人格。他們就像隨風倒的枯草,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變色龍,隻要需要、可能,立即轉變方向,或立即將自己說過的話改為另一方。他們善於觀察和揣摩別人的心思,時時注意看上司的臉色行事,時時注意事物的發展趨勢,時刻都做好“見風使舵”的準備。他們的絕招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為了私欲,隨機應變。

這類人口蜜腹劍,把老板總能捧得樂嗬嗬,很容易因為受上司所寵而趾高氣揚,在上司麵前說別人的壞話,隻要一有機會就抬高自己。

這類行為泄露了他們這種人的行事風格,因此他對任何人都可能表裏不一。他們的溜須拍馬總是有目的可圖,無利他們才不會像隻哈巴狗呢。

這樣人誰得勢就依附誰,誰失勢就拋棄誰,這是這種小人的一大特點。喜歡拍著別人的屁股前進,也就是利用你為其開路,而你的犧牲在他們看來無非隻是失了一顆小棋子。

4.落井下石,挑撥離間

小人慣用的伎倆之一無非乘人之危。對小人們來說,把握時機至關重要。因為時機成熟就可以為他們的行動作保證,而且時機把握得巧妙,還可使其不正當的行為變成“合法”的行為。反之,小人行徑則易為人們所破。尤其當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時,小人會采用明哲保身的手段隨機應變。對方力量若過於強大,他們就會暫時把真實的自我遮掩起來;對方若處境不妙,小人們就會落井下石。

挑撥離間,是小人實現個人目的的最簡便的方法。現實生活中,許多小人出於一點私欲,在個人目的沒達到的時候便常常會捕風捉影、信口開河,把白的說成黑的,把小的說成大的,把方的說成圓的,歪曲事實,使該親近的人疏遠,該離散的人反而走得很近,把人際關係扭曲了。

小人們已經把“假話重複千遍也會變成真話”作為自己處事的座右銘,有時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實現其私欲時,他們就會采用造謠惑眾的行徑。他們編造事實時,往往偽裝得理直氣壯,給聽者以真實感、可信感,因而不知其真麵目的人都會覺得他說的是真的。小人喜歡造謠生事,造謠生事都是另有目的,並不是以造謠生事為樂,如果那樣就太小看了“小人”,他們視“造謠”為生存“命根”呢!

對於小人來說,自身利益高於一切,隻要需要,他們可以和朋友反目成仇,甚至不惜落井下石。一旦有了利害衝突,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恩人甚至親人,以此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在他們心目中,隻有對自己有利的人才算“朋友”。

小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喜歡挑撥離間。為了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法挑撥朋友間、同事間的感情,製造他們的不合,而他在一邊幸災樂禍,好從中取利。

縱觀古今的小人,他們行事大都喜歡在暗處偷偷摸摸。他們深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用種種卑鄙的方法離間別人,挑起別人之間的矛盾,等著坐收漁翁之利。等到被離間者相互爭鬥時,他們卻從中獲利。這種伎倆一旦得逞,其害無比。因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一定要明察,千萬不可偏聽偏信,以免讓小人鑽空子,上了小人的當,給工作和生活帶來麻煩。

這種人隻要看見有人摔跤,他們會追上來再補上一拳,發泄一下無中生有的怨氣,在他們這裏,幸災樂禍是最快樂的事了。

5.沽名釣譽,欲擒故縱

這是一種極易迷惑人,使人上當受騙的伎倆。這種小人的主要表現方法:一是故意在別人麵前裝腔作勢,表現出自己寬容、忠誠、公正博愛的形象,有時為了達到某一目的,不惜暫時忍痛割愛,低人一等,卑躬屈膝,以此贏得人心,一旦條件成熟,則反守為攻。二是先給對方以某些好處或小恩小惠,讓對方嚐到甜頭,一旦對方真的落入陷阱,則大張旗鼓反守為攻,讓其被動挨宰。三是采取拉與打相結合的方式,打打拉拉、拉拉打打,先拉後打,拉的目的是為了打。這種伎倆充分暴露了小人的“掛著羊頭賣狗肉”的虛偽與奸猾,對這種小人千萬不可大意,心慈手軟千萬使不得,該怎麼就怎麼,以給其重重打擊。

我們存在的宇宙是一個五彩繽紛、變幻莫測的世界,人們所賴以生存的社會是一個紛繁複雜、千絲萬縷的社會。人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接觸千姿百態的人品嚐五味六色的味道。這感受有苦有澀,有酸有甜。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和諧美滿,都不希望與痛苦交織,與煩惱並存。生活的多重性充分地向我們勾畫了一幅人心難以把握、測定的圖畫。

跟著社會的步伐前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密切,密切中也就出了許多問題,儼然成為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那就要講究角度,現實生活中這種問題的陷阱多得很。

有些人裝出一副道貌岸然忠厚老實的麵孔,卻隱藏著內心的真實意圖。外表對人極盡誇讚恭維,暗地裏卻耍心計,要麼使人前進不得,要麼使船翻人覆,甚至是落井下石。

在我們的周圍,這樣的人數不勝數。人們看到你直上青雲就會逢迎拍馬屁,說些好聽的話;有時,人們看到你事業發展神速,便在背後造謠生事,向上層人物進讒言,陷你於不利;有時,欺騙讒言、圈套在他們頭腦中醞釀成“捆精繩”套在你身上,使你翻身落馬;有時,他們看到你陷入困境則幸災樂禍乘虛而入。所有的這一切,我們豈能不防呢?

6.鸚鵡學舌,借勢壓人

這類人自己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和思想,但善於吸收別人的精華,轉過來就對比自己職位高的人宣揚,也不講明是借別人的。不知情者自然會把他高看。這種性質說嚴重一點,是剽竊。這種人沒什麼實際才幹,但模仿能力強,以此來討好上司。

上有所好,不必行焉。小人為了實現個人的利益,往往會一味地討好老板,看老板的臉色行事,精心揣摩老板的心理,曲意奉承,博取老板的厚愛。而後就以老板為靠山,借“狐假虎威”去壓製別人,淩弱、淩小以諛上,以進一步飽私欲。

7.囉囉唆唆,怨天尤人

如果你說:“嗨,我昨天跟你說的那份文件,你弄好了嗎?”“我實在沒辦法給你。昨天你跟我說了以後,我就開始動筆了。可是經理臨時要一份報告,我隻有先做給他,然後我的打字機就壞了,所以我隻有回家寫,不是我沒寫完喔,而是昨天我正在修改的時候,我的狗跑來把它叼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我沒辦法,要不我把搜集到的東西給你,你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