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誰都不會吝惜對男孩付出愛,男孩就像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珍寶,父母對男孩的嗬護,既是一種天賦的本能,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情感需求。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幹的事,關鍵是怎樣教育孩子。”

當今社會中,“窮養男,富養女”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男孩女孩分別帶著不同的特質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也就注定了從一開始,男孩和女孩就是不同的。不同的生理特點決定了與那些喜歡洋娃娃、漂亮頭花、好聞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東西的女孩兒相比,男孩往往更喜歡剪刀、手槍、坦克等冒險性事物。作為家長,正確地引領男孩認識性別差異,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窮”與“富”的內涵與金錢無關,它是一種針對不同性別的男孩進行的內容上分別有所側重的教育方法。窮養男是對我們自身期望的一種投資,是對男孩的人生決策、職業發展,乃至對男孩一生的投資。男孩兒如何才能走向獨立,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在男孩的成長教育中,挫折教育必不可少,除了尊重男孩內在的發展力量外,父母的幫助(而不是代辦)是重要的輔助力量,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窮”養出應對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窮”養出他的積極、主見、雄心、理智、自我依靠。

英國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和教育家J.洛克早在17世紀就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話》中指出,一個真正的紳士應該具有良好的體魄,吃苦耐勞的精神,久經磨煉的意誌品質,富於理智,善於應酬,舉止得體,彬彬有禮,風度翩翩,精明強幹,是“能去處理他的事務的”。

本書放棄了長篇累牘的理論敘述,轉而關注男孩教育的過程中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小細節。因為如果把男孩的成長比作一座大廈,那構成樓基的,恰恰是我們家長對待男孩成長過程中一個個細節的方式。而家庭教育的藝術就體現在敏銳地捕捉具有教育價值的細節上。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這些細節,抓住教育良機,因勢利導給男孩正確的教育。男孩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甚至是一次低頭,都可能是家庭教育中有待開掘的細節,也可能成為父母進行教育的細節。

不要以為亂扔一次垃圾、亂翻一次別人的東西等是小節,算不了什麼。實際上這些細節和小事也會對男孩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演變成一種習慣或品行。俗話說“三歲看八十”,兒時愛撒謊,長大了就有可能不講誠信;兒時不懂得謙讓,長大了就有可能不善於合作;兒時愛亂放東西、丟三落四,長大了就有可能缺少秩序感、條理性。因此家長應該在男孩小時候就注意培養男孩方式中的細節問題。

本書與其他介紹培養男子漢的書籍不同,本書主要針對男孩的特性、氣質以及心理特點,結合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精心選取了100個教育細節,涵蓋了讀書、修養、社交、氣質、能力等方方麵麵。內容豐富、簡潔生動、新穎別致,為家長提供了非常直觀的、極具操作性的參考,是一本培育男孩的實用指南。

通過這些細節,我們衷心地希望家長們能從本書中學到一些充滿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把自家的男孩兒培養成一個了不起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