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陽跟賀千軍在一個房間,兄弟倆人也說了點悄悄話,不過沒說什麼太敏感的事情,貌似賀家人都很少在家裏談什麼太嚴肅的事情,在家的時候大都很輕鬆的樣子。
第二天上午,韓振陽跟賀千軍繼續捯飭魚池,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將瓷磚貼好,裏麵是純白色的瓷磚,是那種仿大理石的防水瓷磚,好貼還實用。
當然,貼瓷磚的時候他也浪費了不少料子,畢竟以前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在工地上也沒幹過這種活兒,這可是高技術含量的活兒,沒有師傅帶很難入門的。
不過高技術含量隻是對普通人來說的,對韓振陽這種有透視能力的人來說,他能將每一片瓷磚貼的裏麵一個氣泡都沒有。
魚池內部的瓷磚是白色的,外部則貼了一層帶紅褐色仿古條紋瓷磚,看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兒。
另外他還在魚池內特意隔出小半塊的空間,他打算在那兒填上土種點水草和蓮花,魚池裏沒有電水草實在不像那麼回事兒,對魚兒也不好,畢竟魚兒需要的不光是優質的水質,也需要適合的生活環境,而錦鯉就需要一定的蔭涼,如果一整天都在太陽下邊曬著,肯定會出事兒。
另外泥土裏也滋養的養分對魚兒也有好處,這也是在土池子裏生活的魚兒比水泥池子裏的魚兒更健康的原因,土池子畢竟更接近魚兒本身的生活環境——所謂的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
下午的時候,他放了一池子水,調試過淨化係統和保暖係統後,給常旭聞打了個電話,讓他把魚兒給送過來。
他預定的錦鯉總共二十四條,各種顏色的都有,有大也有小,連帶一大袋子的魚食,總共花了他一百六十多萬。
常旭聞進門後沒呆太久,也沒進客廳,但在院子裏跟老太太寒暄了幾句,也沒特意攀關係,隻是表明了身份說了點好聽的話兒便離開了,但正因如此,才讓人印象深刻,這家夥表現的不卑不亢,進退有度,沒有一位的攀關係,也沒有卑躬屈膝或者妄自菲薄,表現非常得體。
等常旭聞離開,老太太還歎息著感慨了幾句,說老常家可惜了,兒子不成器,連累了這個還像點樣子的孫子。
由此可見常旭聞的表現確實不錯。
當然,老太太也就感慨幾句,借機訓誡韓振陽和賀千軍一頓,讓他們千萬別玩物喪誌,別把這份家業給敗壞了。老太太說的這份家業可不是家裏這點產業,而是賀家的無形資產,比如說人脈、名望之類,這些東西一旦敗掉,想找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就像常旭聞家,他爺爺剛走的時候,常家的人脈和名望還在的,如果他的老爹爭氣一點,有這些名望和人脈在,就算不能更進一步,也不至於混到去編寫黨史。
可常旭聞的老爹實在不爭氣,在短短幾年內便把這些給敗的一幹二淨,要不是那些人脈還起到那麼點作用,常旭聞的老爹可能連編寫黨史的那個活兒都撈不著,甚至有可能鋃鐺入獄。
這就導致成年後的常旭聞盡管很不錯,可也沒沾著常家的光,隻能靠倒騰錦鯉謀生。
如果常旭聞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有賀家老太太這份遠見,常家也不至於衰敗的那麼快。
有了常旭聞這個典型在眼前擺著,韓振陽和賀千軍自然感觸頗深,同時也隱隱的意識到身上卻是有擔子,尤其是韓振陽,他以前真沒怎麼把自己當賀家人看待,可老太太這些話一出口,讓他明白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跟賀家割裂。
不管他自己怎麼想,在賀家人和外人眼裏,他就是賀家的一份子,尤其是知道內情的人更是如此看待,因為他的母親一直住在賀家,自始至終跟賀家就沒分開過,自然而然的,他和他妹妹也會被人當做賀家的人。
這樣一來,以後他在外麵做事兒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影響了,比如說他用添越拉磚這種事兒能避免就要避免,雖然這種事兒甚至可以當做趣聞來聽,但要是被人跟賀家附會在一起,對賀家的聲譽就會產生一定的負麵影響。
正常情況下,賀家肯定不會在意這麼點負麵影響,但是,萬一賀家遇到什麼溝溝坎坎的,這些負麵影響累積起來的分量也很重的,甚至真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是有先例的,兩年前國內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倒黴的那位跟韓振陽的大舅還是小學同學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