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中秋(2 / 2)

他母親來過幾次,對這幾條錦鯉喜歡不已,正捉摸著要不要在賀家大院也養幾條,隻是賀家大院那邊沒有池塘,要養也隻能養在魚缸裏,而且這隻是一個想法,還沒有正式實施,畢竟賀家大院不是一般的地方,要添加家具之類的東西需要經過層層的檢查,哪怕隻是魚缸這種東西。

不過母親喜歡,就算需要檢查,他也不怕,不就是麻煩點嘛,跟孝敬母親比起來算得了什麼。

隻是關於魚缸和魚,他還沒有完全弄好,他不願意弄個普通的魚缸糊弄母親,而是打算在母親的院子裏建造一個魚池。當然,建造的魚池肯定不是接通地下水或者活水的那種,像他院子裏的那種活水魚池不但建造難度高,還需要官方那邊審批,更需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南池子大街那邊並不太合適。

所以他要建造的魚池是那種自帶淨化係統和保暖係統的專業魚池,那種魚池占地麵積不大,在窗戶下邊挖個坑就能建造,把淨化係統和保暖係統埋進去,然後在上邊砌個磚頭池子就行。

那種池子甚至比活水池更適合養魚,畢竟高科技的淨化係統和循環係統可以確保池子裏的水質始終處於高水平狀態,而活水池則有可能受到汙染——雖然這在現在的首都幾乎不太可能發生。

另外那種池子的觀賞性跟高,池子的大小、形狀幾乎可以隨便建造,想造成什麼樣子的都可以,甚至可以做成全玻璃的以及其他材質的,外觀也可以隨意裝飾,也不占空間,優點多多。

當然,缺點也有,那就是池子的造價較高,一套專業的淨化係統和保暖係統加起來得不少錢呢,如果想要更方便更有效更耐用的,得大幾十萬才能拿得下來,加上買魚的錢,估計得上百萬了。

他不缺這點錢,但不知道他母親會不會輕易接受,畢竟話上百萬塊錢來養魚,在絕大多數人眼裏實在有點敗家。

不過他先做好了準備,去錦鯉之家找那年輕的老板定下一整套設備,不過暫時先放在他的店裏。

說起來,那位年輕老板竟然也是個有來曆的人物,不但是首都人,也還算是賀千軍他們的圈裏人,不過家道沒落了,現在淪落到賣魚為生。

當然,說是賣魚為生,其實人的生活條件也好得很,住的也是小別墅呢,隻是跟賀千軍比起來要差一個檔次。但因為很會來事兒,雖然落寞了,但在圈裏的消息也還算靈通,要不然也不會第一時間認出韓振陽的身份。

那個年輕老板叫常旭聞,見到韓振陽後相當的熱情,聽說韓振陽打算建造一個魚池,不但熱情的幫他推薦設備,還主動幫他聯係廠家。

八月十五的上午,黃清源開車把韓振陽和韓曉月送到南池子大街,放下禮物和車之後獨自離開。

韓振陽和妹妹留在賀家,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他們會住在這裏,等離開的時候直接開車離開就行,就不用麻煩黃清源了。

其實,他本來是不打算用黃清源開車的,不過黃清源這個管家形象在賀家人眼力已經根深蒂固,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出現,賀家的人或許會嘀咕黃清源不負責任,所以黃清源還是堅持把他們兄妹送到南池子大街。

至於他們兄妹的禮物,就是一些普通物件,當然,說是普通,其實也都挺貴重的,是他從天南海北收羅來的特產,價格或許不是很高,但一般情況下也不是很好買,需要用心收集,所以也是一番心意。

如果按照第一次見麵那個分量來送禮,不用等過年,他就要破產了。

當然,就算他真敢那麼送,賀家人也不敢那麼收,第一次見麵的時候還好說,那是剛認親,是非常莊重的日子,禮物重一點最好,君不見賀家也為他們兄妹準備了一套那麼大麵積的四合院?

但現在已經成了一家人,再送特別貴重的禮物就顯得生分了,他母親特意囑咐過的。

所以他除了買點特產外,就一人準備了一些普通物件,比如說衣物、化妝品、保健品之類,另外還把四合院裏那顆棗樹上的大棗摘了一兜。

他院子那顆棗樹不算大,但果實累累,按照他的估計,能產二百斤左右的大棗,他品嚐過,大棗的味道相當不錯,甘甜脆爽,非常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