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巴頓與艾森豪威爾的關係更加不可調和了,巴頓的舉動深深地激怒了艾森豪威爾,他認為巴頓已經不可救藥了,他不僅不適合做處理納粹分子的工作,而且也不適合管理巴伐利亞和第3集團軍。
帶著沉重的心情,巴頓在9月28日會見了艾森豪威爾,經過幾個小時的交涉後,艾森豪威爾解除了巴頓第3集團軍司令的職務。直到這個時候巴頓才明白自己的失誤有多麼嚴重,可是已經晚了。因為自己的固執,因為自己的粗暴,斷送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耀與地位。
三、告別軍營
10月7日,巴頓懷著悲痛的心情與第3集團軍告別。告別儀式上第3集團軍將士們聆聽了巴頓的告別演說:“特拉斯科特將軍、軍官們、士兵們,一切好事都有盡頭。到目前為止,我所經曆過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榮幸地指揮過第3集團軍。我們共同取得的偉大成就主要歸功於美國的戰鬥精神,但是如果沒有各專業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和後勤供應,僅憑美國人的英勇善戰,那也是無濟於事的。在此集合的官兵們,你們是集團軍的戰鬥人員。管理人員和後勤人員的代表。請接受我的衷心祝賀,祝賀你們的勇敢和忠於職守的獻身精神,並且熱誠地感謝你們的忠貞不渝。我相信你們今後在特拉斯科特將軍的領導下,會做出更加輝煌的成績。再見吧,願上帝保佑你們!”
告別儀式是在淚水中度過的,他就這樣將第3集團軍的軍旗交出去了。盡管巴頓最後因為某種原因結束了自己光榮的事業,可是曾經與士兵們共同戰鬥過的土地,共同嚐過的辛酸,共同體驗過的生活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再者就是巴頓對部下的坦誠與熱愛更值得每個人敬重。而且他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
上級對巴頓的降職問題當然也會考慮很多,畢竟巴頓的這一生有太多的輝煌。為了給這位戰爭英雄挽回一點麵子,最高司令部任命巴頓為第15集團軍司令,巴頓名為司令,實際上,這支所謂的集團軍根本不能稱其為軍隊,隻不過是一支由後勤人員組成的“服務部隊”。
巴頓曾經說過,他願意在疆場上死於槍彈,可是到最後他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四、黯然離世
百無聊賴中巴頓迎來了自己的60歲生日。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美好的日子將是巴頓在燦爛的人生中的最後時刻。
這一天讓巴頓感到最寬慰的是美國人對他的厚愛。美國的許多報紙雜誌紛紛撰文,對巴頓的生日表示祝賀,歌頌他戰爭時期的功績,他所生活過的一些城市甚至張燈結彩,慶賀巴頓60大壽。
然而就在巴頓60歲生日之際,發生了一次意外,使他命運的航船駛入了最後的行程。10月中旬,他在一次車禍中負了傷,險遭不測。
這天,巴頓在蓋伊少將的陪同下,乘坐上等兵霍勒斯·伍德林駕駛的小轎車去法爾茨地區的施佩那爾附近打獵。行車途中,巴頓的車與一輛大卡車相撞,巴頓頸部受重傷。
巴頓的傷勢相當嚴重。第三頸椎單純性骨折,第四頸椎後部錯位,第三頸椎以下完全癱瘓,病危,預後不定。巴頓以他強健的體魄和堅定的意誌與傷痛進行了頑強的抗爭,為了寬慰妻子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他幽默地把這稱作他“最後一次壯烈的戰鬥”。
12月21日下午5時49分,巴頓心力衰竭,安眠在妻子比的懷中。
巴頓的葬禮是在幾天後舉行的。舉行葬禮的當天,細雨紛紛,仿佛為了巴頓的離開而感到難過哭泣。按照他的心願,遺體被安葬在盧森堡哈姆的美軍公墓中,與第3集團軍的6000多位陣亡將士們安息在一起。因為他想像生前一樣與戰士們生活在一起。
他的墓碑與周圍將士們的一樣質樸無華,上麵刻著簡單的墓誌銘:
喬治·S·巴頓
第3集團軍上將軍號02605
緊挨著他的是上等兵約翰·赫齊瓦恩的墳墓。為了紀念這個為戰爭而生的人,一支十二人的槍手隊舉起步槍,齊射三響,槍聲久久地回蕩在歐洲的群山之上。
巴頓將其一生都貢獻給了他最熱愛的軍事事業,其實,除了他想繼續參戰的心願沒有達成之外,還有就是他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妻子。因為在他有生之年沒有給妻子過多的關愛,留給她的隻是無盡的等待與擔心。而且他要先一步離開妻子了,不過他知道妻子是堅強的,一定可以笑著活下去。
他也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值得回味的。因為他用一種巴頓式的生存方式、生活態度、作戰方式,贏得了勝利、贏得了榮耀、贏得了尊重、贏得了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