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LBS互聯網的下一個入口(2 / 3)

總體來看,LBS是地圖服務與互聯網服務的跨界融合,從地圖服務的維度看,重要的是做好定位、導航、交通信息、地圖數據等基本功,在這點上,高德和百度咬得最緊,騰訊正在奮力追趕。

而從互聯網服務的維度看,則需要雲計算、大數據、UGC和快速迭代的能力。由於百度的技術實力雄厚,走在前麵,但高德和騰訊都在快速跟進。“隻有當數據和產品結合在一起,才能最終使整個業務爆發。”俞永福說:“這樣才能形成專業的LBS服務平台,為大家提供產品應用的能力,以及數據的能力。”

O2O與LBS

巨頭們的地圖產品競爭雖然很激烈,但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分歧很大。

LBS與很多業務結合之後會產生很多“新物種”,O2O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高德看來,要做專注在LBS的技術研發與服務,而不把重點放在LBS平台之上的第三方應用與服務,地圖之上的功能延展應該基於用戶需求,而不是商業化目的。俞永福表示,“O2O的業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用戶要什麼,而不是重點考慮商家的廣告怎麼到達用戶,如果基於商業的考慮把促銷信息推送給用戶,這無疑就是垃圾信息,不是用戶想要的東西。但反過來,如果用戶需要地圖上的服務則是應該被鼓勵。”在這一點,騰訊與高德的策略觀點一致。

但在百度提出的“人與服務”的生態策略下,百度認為O2O與LBS正當其時。

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10月9日,百度地圖市場份額已經超過 60%,活躍用戶總量由去年同期的2億增長至3.7 億,開放平台日均定位請求由去年同期的40億次增長到100億次,接入百度地圖 API的應用/ 網站超過 50萬個。

這意味著,在用戶數、市場份額、定位請求數量等關鍵數據上,百度地圖已可以成為百度布局 O2O以及為數億用戶提供生活服務的重要入口。百度技術副總裁劉駿表示,“O2O時代大約有36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麵對這個巨大的市場,百度直達號將與百度地圖、百度糯米兩款產品的融合,意圖合力顛覆傳統生活服務模式。”

如果說百度直達號、百度糯米、百度外賣以及手機百度的“發現”頻道是一顆顆珍珠,這個時候百度地圖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麗的項鏈。“這種融合,對於用戶來說意味著更加周到、細致和全方位的服務,對於百度在O2O領域的戰略而言,更是會起到支撐作用。” 劉駿說。

以手機百度的發現頻道為例,其中提供的各種生活服務將根據時間、地點以及用戶的喜好進行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推薦,而這裏所提供的推薦,不僅僅包含了餐飲信息,還包含休閑娛樂、生活服務、旅遊、酒店、曆任、網購等分類,並且全部都有優惠打折服務。

以此來看,“發現”頻道就如同用戶身邊24小時的“小秘書”,可以提供給用戶任何想要找到的信息。比如臨近就餐時間時會根據你以往所選擇的口味就近給你推薦合適的餐廳、在休閑時間幫你推薦附近的休閑娛樂信息等。而在這些基於用戶位置的服務之中,百度地圖無疑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劉駿此前也表示,線下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巨大,2013年,全國餐飲業總規模超過2.5萬億,而在線餐飲市場規模在2014年才達到這個數字的2.5%。在線餐飲85%以上的年增長率,意味著線下生活服務正在向現實遷移,這將給互聯網企業帶來新機遇。“百度將通過百度的LBS為商家提供個性化的“直達號”整合營銷服務,幫助線下商家在O2O時代搶占先機。”

一位互聯網分析人士表示,百度LBS不僅著眼於“顛覆傳統生活服務模式”,還將成為互聯網行業與傳統商家結合的橋梁,從中已經能夠看出商業境界已不僅僅是“做商品為賺錢”這樣簡單。

相比於高德地圖和騰訊地圖,百度以O2O平台化路線推進LBS服務,看似已經收獲頗豐。百度LBS開放平台容納Web端、移動端、服務端以及分行業解決方案等各類產品。在過去一年裏,百度Web端地圖API實現132%的增長,移動端地圖SDK季度平均增長108%,定位服務年增長50倍以上。目前,這些開放產品已經服務了超過23個行業、25萬個應用,為40萬開發者提供支持,日均定位請求多達35億次。同時,百度LBS依托2億多用戶為開發者和企業導流,也正在推動整個行業形成以百度地圖為核心的商業閉環。

高德和騰訊現在不主張地圖產品商業化,但O2O無疑是2015年的大潮,百度以鞏固地圖為服務閉環的入口,到底效果如何,還需要市場和用戶來判定。從目前的用戶體驗來說,通過LBS定位服務的餐飲、娛樂、打車等商業服務,並沒與形成排斥,反而是處在習慣的培養期,前景還是很值得期待。

車聯網的局

2014年,因為穀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參與,車聯網正在變得比以往更加受人關注,如何讓汽車更酷、更智能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科技趨勢之一。但更讓我們始料未及的是,阿裏巴巴、騰訊、百度等國內的科技巨頭竟然都選擇在2014年相繼發力車聯網領域,開始“真刀真槍”地參與其中。

高德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騰訊與四維圖新聯合推出OBD硬件設備以及WeDrive車聯網解決方案;百度推出車聯網解決方案CarLife,並與奧迪、現代、上海通用三大汽車廠商達成合作。“中國目前有1.5億輛汽車,汽車跟智能手機是同一個數量級。然而,聯網之後,手機不再是一個通信工具,而催生了一個巨大的、生機勃勃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現在,汽車聯網的新時代正在到來。”劉俊說。

除了大眾端的地圖市場,汽車領域是另外一塊等待瓜分的大蛋糕。但記者通過了解得知,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