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爾:三步走向雲端(1 / 2)

戴爾:三步走向雲端

雲計算

作者:郭平

雲計算從概念提出到現在已經經過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尤其是近年來,雲計算的發展如火如荼,從公有雲、私有雲到混合雲,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或者已經走進雲端,或者正在躊躇滿誌地向雲進發。近日,在由北京大學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和北大CIO班教務辦公室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雲計算應用論壇”上,戴爾首次在中國發布了其雲計算戰略Any Cloud,戴爾大中華區企業解決方案總經理曹誌平表示,戴爾將通過雲就緒、雲部署、雲管理,高效、務實地幫助用戶以自己的方式向雲平滑演進,實現任意雲。

雲需求差異大

目前,雲計算在中國市場正呈現出強勁增長的態勢。據中橋國際調研谘詢公司2014年6月對中國460家企業的調研結果顯示,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虛擬化是中國用戶未來12個月的前三大IT投資重點。其中,雲部署是企業級第一重點;中小企業主要是做好雲就緒,通過軟件定義實現數據中心平滑過渡,虛擬化實現軟硬件解耦。未來24個月雲計算將在中國市場出現持續的強增長。70%的企業級用戶,以及45%左右的中小企業,已經或將會部署雲計算。

雖然中國用戶上雲之心迫切,但每個用戶的具體需求卻大不一樣,尤其在雲形態和部署方式方麵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有的用戶希望將現有的數據中心實現虛擬化,逐步過渡到雲計算;有的則計劃在現有數據中心之外,獨立建設私有雲,而原有的數據中心將逐步被私有雲所取代;還有的用戶與之不同,雖然也是在現有數據中心之外獨立建設私有雲,但並不想用其取代原有的數據中心,而是數據中心與私有雲並存;當然,也有一些用戶會選擇公有雲服務。對此,中橋國際調研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王叢認為,基於中國用戶對雲形態和部署方式的需求差異,“用戶需要量身定製的個性化的雲方案,目前來看,私有雲和混合雲是中國市場接受度最高的形態,其部署方式則需要兼顧傳統應用和新應用需求,以及管理傳統架構和雲架構。”

從這些調研數據不難看出,企業是否需要雲計算已經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怎麼部署。對於這點,曹誌平認為,在雲計算上,用戶關心甚至可以說頭疼的事情是究竟應該什麼時候上雲,怎麼上雲。而與之相應的,戴爾考慮的也不是要不要做雲計算,而是應該提供什麼樣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才能恰到好處地幫助用戶實現自己想要的任意雲,無論是私有雲、公有雲還是混合雲。曹誌平說,“從中橋的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用戶選擇的還是在兼顧現有應用平台的前提下,逐步向雲計算轉型。這種轉型不是一夜之間的革命性的過程,而是平滑的、演進的過程,不能一下子把原有的整個架構打破,建一套完全新的係統,把所有的應用都遷移到雲上。”

正是基於這種理念,戴爾在其他IT廠商轟轟烈烈大舉進軍雲計算時,選擇了冷靜思考謹慎出手,待現在時機成熟時,提出了深諳用戶心思、引導和幫助用戶向雲端演進的三部曲。

步步為營的雲戰略

戴爾的雲計算戰略被稱為“Any Cloud”,曹誌平解釋說,就是高效務實地幫助用戶以自己的方式向雲平滑演進,通過雲就緒、雲部署、雲管理三步走,實現任意雲。在戴爾的Any Cloud戰略中,任意雲、端到端、靈活共融、簡單高效、平滑過渡、多雲管理是其中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