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善後工作,林則徐又開始著手加強邊防的警備力量,裁汰冗員和老弱殘兵,年年更換防衛的將領,以免形成割據一方的勢力。年邁的林則徐,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絲毫不亞於當年,經過一番整頓,地方上終於又恢複了平靜。
在林則徐擔任雲貴總督期間,他的妻子趕到雲南和他相聚,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病死在雲南。林則徐心痛至極,仿佛受了很大的打擊,從此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這麼多年,林則徐一直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三妻四妾,夫人去世之後就一個人生活,後來有一天,老仆帶來一位姓繆的姑娘,這位姑娘一心想要委身林則徐做妾。林則徐堅定地拒絕了,最後這個姑娘聲淚俱下地說:“先父誤犯軍法,大人明察恕其不死,一直無以為報,深感遺憾。他老人家臨終時遺命小女伺候大人生活,如果無法完成父親的心願,那我隻有一死以謝亡父!”林則徐無奈隻得答應,從此這位姑娘照顧林則徐的起居生活,倒也是一位體貼的紅粉知己。
歲月無情,讓林則徐走遍大半個中國的道光皇帝也老了,他明白林則徐的忠心和廉潔,始終把各種重任交到他的頭上,甚至有升林則徐為一品大員的打算,無奈林則徐已經請辭十餘次了,再留他在官場就是強人所難了,於是道光這一次批準了他的請求,準他告老還鄉。
林則徐從昆明起程時,雲南百姓悉數前來送行,場麵很是壯觀和感人。隻有真正為民著想的父母官,才會受到百姓真心的擁戴。數萬人焚香載酒,眼含熱淚地擁在林則徐的馬前依依不舍。雲貴交界處的岩壁上到處都刻著林則徐的種種德政,百姓的愛戴讓林則徐感激涕零,很是欣慰。
林則徐在離開這個沉浮了多年的官場前,曾對他的僚屬殷勤寄語,他傳授了自己的為官心得,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擔憂:
“治理邊陲,公勤仁明威五字缺一不可。守法能公,勤則可以消弭小禍。唯有大吏,才可以做到‘仁、明、威’三者兼具,使眾心翕服。以我治滇不到三年所花費的心力,充其量可以維持十年的平靖。十年以後,就難以預料了!”
林則徐和道光的關係十分微妙,道光對林則徐的倚重也夾雜著很複雜的心理,所以他不願麵對林則徐,林則徐也始終未能與皇帝再見一麵。林則徐內心的悲哀都流露在了他的詩中:
除書頻添姓名標,自入關來未入朝。
謬向蠻方開節鎮,又聞洋舶逞天驕。
瀾滄昨夜梟聲革,珠海何年蜃氣消。
病榻呻吟猶未了,殘燈孤枕警中宵。
為國求賢
林則徐一直都認為,自己能夠有機會為國盡忠,都虧了張師誠的提攜。能為國家物色人才,一直都是林則徐的願望。所以在辭官之際,林則徐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除了提拔張亮基之外,胡林翼也是很受他器重的一個人。
胡林翼是個很自負的人,曾經說過:“才者無求於天下,天下當自求之。”而此人也確實是有些才華,很懂兵略,還成為了陶澍的女婿,在父親死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林則徐從陶澍那裏得知此人很有才華,自打返回中原後就開始極力推薦他。林則徐的賞識感動了胡林翼,最終決定不再隱居,走上仕途。後來胡林翼做到了湖北巡撫,同樣不遺餘力地提拔有用之才。而曆史上著名的能臣左宗棠就是通過他最終被林則徐賞識的。
陶澍和左宗棠是兒女親家,因此左宗棠和胡林翼也有著一層姻親關係。開始,左宗棠的仕途很不順暢,在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府中做事,鬱鬱不得誌,胡林翼就向林則徐推薦左宗棠,說他才堪大用。
左宗棠也是一個頗為自負的人,但對林則徐卻格外敬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九月,林則徐在三子的陪同下,扶著夫人的靈柩,由雲南前往長沙。林則徐雖然是福建人,但是湖南朋友很多,眾多文武官員都等著和林則徐見麵,但是林則徐一看到左宗棠的拜帖,就立刻謝絕了其他人的邀請,單獨請左宗棠入內吃飯。當時左宗棠不過是一個37歲的舉人,林則徐的禮遇讓他大感意外,也許是緊張的緣故,左宗棠竟然失足掉入水中,旁人將他從水中拉起,換上了一身幹淨的衣服。
這是一次曆史性的交談。湘江水流湍急,林則徐命人把船駛向幽僻的嶽麓山下。船上主客言談甚歡,林則徐的三個兒子陪侍在左右,這一場宴會一直持續到天色拂曉,左宗棠依依不舍地上岸,林則徐等人繼續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