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存·競爭1
睜開你的眼睛去生活挑水與掘井有兩個和尚住在隔壁,所謂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們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變成了好朋友。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
哪知道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啟迪:
我們應自覺學會在業餘時間練就一技之長,儲藏資本,這樣才能有屬於自己的那口井,才會有更多的水喝。
黃狗的大骨頭一戶人家門前的大樹上,站立著一隻貪婪的烏鴉,而對麵人家的門前,正有一隻黃狗在進行它的午餐——一根肉骨頭。
烏鴉張大著嘴巴,望著正津津有味啃著骨頭的看家狗,心裏很不平衡:“為什麼它有骨頭而我沒有?我要把骨頭搶過來!”於是,烏鴉看準一個機會,像鷂鷹似的猛撲過去,對準黃狗的頭部奮力一擊。
黃家狗沒有提防這突如其來的進攻,就連這一下是誰打的它也沒弄清楚,於是頭也不回地鑽進了門洞,而那塊骨頭也落在了洞口前。
蠻橫的烏鴉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黃狗也不過如此嘛!果然在我烏鴉大人的一擊之下變成了喪家之犬,這下骨頭成了我的啦!”
烏鴉一下子抓住了那塊大骨頭,想把它帶回樹上……不料這骨頭實在太重,任憑烏鴉用盡了渾身氣力,骨頭就是紋絲不動,烏鴉心想:“那我就在這裏吃吧。”
黃家狗定了定神,重新躥出門洞,要和入侵者大戰一場。當他看到剛才襲擊自己的隻是一隻烏鴉時,不禁勃然大怒,它一把抓住了烏鴉的翅膀,頓時,羽毛飄零。烏鴉想要趁機逃跑,卻已經失去了機會,被黃狗一口咬住了脖子,隻見它死命掙紮了幾下,便咽氣了。
啟迪:
欲望可能導致人們喪失理智,在認清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再去實現你的目標。
神父的遭際在某個小村落,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洪水開始淹沒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裏祈禱,洪水已經淹到他跪著的膝蓋了。一個救生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跟神父說:“神父,趕快上來吧!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你先去救別人好了。”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神父隻好勉強站在祭壇上。這時,又有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跟神父說:“神父,快上來,不然你真的會被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
又過了一會兒,洪水已經把整個教堂淹沒了,神父隻好緊緊抓住教堂頂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飛機緩緩地飛過來,飛行員丟下了繩梯之後大叫:“神父,快上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我們可不願意見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還是意誌堅定地說:“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
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上帝會與我共在的!”
洪水滾滾而來,固執的神父終於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見到上帝後很生氣地質問:“主啊,我終生奉獻自己,戰戰兢兢地侍奉你,為什麼你不肯救我?”上帝說:“我怎麼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來救你,你不要,我以為你擔心舢板危險;第二次,我又派一隻快艇去,你還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國賓的禮儀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飛機來救你,結果你還是不願意接受。所以,我以為你急著想要回到我的身邊來,可以好好陪我。”
啟迪:
機遇總帶著麵紗,所以要學會認清機遇的真麵目,否則你永遠把握不了機遇。
水泡的下場一場暴雨剛剛過去,池塘的水麵上漂起了串串水泡。這些水泡在水麵漂浮著,不斷地合成大的水泡。
其中一個大水泡在水裏飄飄悠悠地晃著,伺機吞並其他同伴,隻見它向左一晃,吞並了身旁的一個小水泡;向右一晃,又吞並了一個。伴隨它一個個地吞噬同伴的同時,它的身體也一點點地膨脹著。這時,大水泡有些飄飄然了……“哈哈哈,我太偉大了,我是世界之王!你們這些小不點都是我的臣民,如果誰敢冒犯我,我就將它毫不留情地吞噬……”
一個小水泡實在看不下去了,奉勸它說:“親愛的朋友,不要太霸道了。這樣下去你會把自己毀掉的!”
“什麼?你隻是一個小不點,竟然還敢指責我!哈哈哈!”對小水泡的直言,大水泡感到很可笑。“你竟然敢對我說出如此不敬的話來,就讓其他人看看反抗我的下場吧,我要吃掉你……”說著,它開始向小水泡漂了過去。
然而,當大水泡腆著圓鼓鼓的肚子驕橫地逼近小水泡,並想吞滅它的時候,由於肚子撐得太大,“嘭”,它一下漲破,猝然不見了。
啟迪:
不要總是擴張你的欲望,要做到適可而止,如果總是沾沾自喜、盲目自大,那麼結局隻能是自取滅亡。
井底的小青蛙井底裏有一隻剛出生不久的青蛙,對生活充滿了好奇。
小青蛙問:“媽媽,我們頭頂上藍藍的、白白的,是什麼東西?”
媽媽回答說:“是天空,是白雲,孩子。”
小青蛙問:
“天空白雲大嗎?高嗎?”
媽媽說:“前輩們都說天有井口那麼大,天比井口要高很多。”
小青蛙說:“媽媽,我想出去看看,到底它們有多大多高?”
媽媽說:“孩子,你千萬不能有這種念頭。”
小青蛙問:“為什麼?”
媽媽說:“前輩們都說跳不出去的。就憑我們這點本事,世世代代都隻能在井裏呆著。”
小青蛙有些不甘心地問:“可是前輩們沒有試過嗎?”
媽媽說:“別說傻話了。前輩們那麼有經驗,而且,一代又一代,怎麼可能會有錯?”
小青蛙低著頭說:“知道了。”
自此以後,小青蛙不再有跳出井口的想法。
啟迪:
做事不能迷信權威和經驗,否則就隻能走向自我封閉,自我萎縮。
讓棋賈玄陪宋太宗下棋,這可不是好差使,並不是僅僅輪流投子那麼簡單,贏了,皇帝沒臉麵;輸了,皇帝又不樂意,怎樣才能不讓而讓呢?
第一局開棋時,太宗讓賈玄三子,結果賈玄輸了19子,以大比分敗北。宋太宗知道賈玄有意讓自己,就有些不高興,說:“再下一局,你再輸了,就該杖罰了。”
第二局賈玄絞盡腦汁,下了個平局。會下圍棋的人都知道,能做到不輸不贏是很難的,甚至比贏棋還難。因此,賈玄雖未贏,但亦未輸,自然免去了杖責。
宋太宗看賈玄仍不用真本事,就說:“這一局仍有假,再下一局,你勝的話,就賞你官做,要是輸了,就把你扔到水裏。”
第三局下完,結果又是不輸不贏,太宗說:“我讓你先走一子,可是仍成平局,就是你輸了!”說完,下令把賈玄扔到水裏。
這時賈玄忙大叫道:“慢著,我手中還有一枚棋子啊!”說完,他伸開手讓太宗看,這樣賈玄就贏了一子。
宋太宗很為賈玄的機智而開心,哈哈大笑,就封了賈玄的官職。
按說為了贏官,應使出真本事,殺得個落花流水,但那樣就會使太宗難堪。賈玄隻贏一子,既顯出了自己的本事又不使對方難堪,贏一子與贏幾十子的結果是一樣的。
啟迪:
人生如下棋,你每走一步都要思慮再三,這樣走是否得體,是否先給自己留條退路。
唇亡齒寒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國。“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隻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晉獻公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件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
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
宮之奇連聲歎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