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亂之狂舞、殿論(3 / 3)

倭國藤原平川、吐蕃紮木勒、天竺王爺阿格拉等一同隨秦懷玉來入臨安的使臣代表自然認識眼前這位年輕的接待使,至於突厥察爾汗,對秦懷玉自然也沒少關注,倒是像南詔諸部落、新羅這樣的國家倒是對他不甚了解,大多以為可能他是某位皇子或者朝中年輕的大臣。

“秦愛卿,此次護送多國使臣,沿途凶險,然愛卿機智膽色過人,無任何差錯,確實大功一件。”李世民微笑讚道。

秦懷玉早已經不是初入大唐的小白,宮中禮節也熟悉很多。秦懷玉趕緊跪下謝恩:“小臣惶恐,皆是大唐天威之下,皇恩浩蕩,途中兄弟支持,方能順利完成,懷玉不敢居功。”

李世民點頭道:“好,不愧是秦老將軍府上公子,見識氣度非凡,李老將軍確實好眼光。不過此次接待任務尚未完成,你也不可懈怠。”

秦懷玉一愣道:“皇上,接待使任務隻是將鄰國使臣團接到臨安,安頓妥當,難道皇上還有安排?”

“大膽!皇上心思,豈是你能揣測?”杜如晦越眾而出,指責道。

房玄齡卻趁勢求情道:“接待使非品級官員,不熟悉宮中規矩,還往皇上贖罪。”

行政殿使臣代表默默看著眼前一幕,神色各異,九王爺李淳風有些幸災樂禍,太子一臉憤慨,皇後臉色也是微變。倒是景陽公主有些擔憂,行政殿公然反問皇上,這罪責可不輕。

局勢瞬間緊張起來,秦懷玉自己倒還鎮定自若,臉色無絲毫懼色:怕求啊,有老爹在,皇上肯定會給幾分薄麵,實在不行就開溜,憑現在本事,要衝出去估計還是沒問題,再不行,就把旁邊藤原平川拉過來綁架!

李世民神色玩味的看著秦懷玉,試圖在他眼中找到一絲臣服或者畏懼,但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老秦家的種,果然一個比一個傲氣!

李世民爽朗的笑了笑道:“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人不熟悉宮廷禮儀規矩,無需小題大做,下次注意些就是了。”

秦懷玉也是識趣,趕緊恭敬謝恩:“謝皇上恩典!”

對於知道秦懷玉背景的行政殿一群人,自然不覺得奇怪,眼前此人乃是名震四方的秦叔寶府上公子,這點薄麵,皇上不會不給。

杜如晦眼見皇上沒有追究,也退回原位,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李世民繼續道:“秦愛卿,鑒於剛才無理舉動,此次接待使之功過相抵,過些時日,朕在瑤雲宮為景陽公主設招親擂台,將由你負責,若是做的好,自然有獎賞,愛卿意下如何?”

連大唐天子都用商量語氣,這讓在場的各使臣代表都暗自心驚,紛紛將眼前此人的重視提升好幾個高度,房玄齡卻麵色微變,一絲憂慮。

“皇後,此事你也多費心。”李世民側臉溫和道。

“是,皇上。”皇後微笑道。

秦懷玉沉吟片刻,瞥了一眼景陽公主,試探問道:“皇上,那,我可以參加嗎?”

李世民似乎早已料到他會有此一問,轉身跟皇後對視一眼,沒有說話。倒是皇後回了一句:“若是你有心,自然可以!”

景陽公主聞此,臉上閃過一絲羞赫。

幾番繁瑣的事物安排,秦懷玉終於在行政殿各懷心事的人群中解脫出來,聽見德公公尖細的說出“退朝,”二字時,忍不住長舒口氣。景陽公主經過秦懷玉身旁,看似隨意的低聲一句:“你,參加麼?”

“不…”秦懷玉簡單明了,在沒有權衡出利弊時,秦懷玉不敢輕易表態,雖說他有些好色,但大唐的駙馬,可不是那麼簡單,何況還是跟鄰邦大國爭鬥。

景陽公主一愣,隨即眼神冰冷,拂袖跺腳而去,嬌弱的身軀都有些微微顫抖。

剛走出大殿,房玄齡緩緩踱步過來:“賢侄可是有意參加招親?”秦叔寶當年與房玄齡乃是同朝為官,稱他賢侄也無可厚非。

“多謝老臣相掛懷,小侄還未決定…”秦懷玉恭敬答道。

房玄齡望了他一眼,正色道:“按我對秦將軍的了解,他不會同意的。此次參與招親,對你無任何好處!”

秦懷玉有些詫異,也不知房玄齡是善意提醒還是別有深意。房玄齡雖說有些偏私九王爺,這也是出於嶽丈的關係,從為官做事上看,連秦叔寶、李廣都頗為認同。

拜別房玄齡,秦懷玉有些心情不佳。這次,看來是把景陽公主得罪不輕,然身在紛亂的朝中,有些衝動隻會帶來無盡的麻煩,隻是回憶中,那北大營微涼的夜晚,湖邊彩綢飛舞的女子,可能從此無緣,心中仍然有些遺憾、失落。

若是無意,何必驚擾。

若是有心,何懼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