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校場比武、突厥和親(2 / 2)

兵部尚書杜如晦道:“啟奏陛下,突厥近年來,大肆兼並周邊各部落,擴充軍力,多次騷擾我北方邊境,隱有南下之意,其狼子野心盡顯。然縱觀我大唐,雖說軍力尚存,但名將漸老,青年一代除九王爺外,幾無翹楚,如今突厥欲於我大唐和親,乃試探之意,景陽公主也到了適嫁年齡,和親之舉,老臣以為未嚐不可。”

“老匹夫。”李世民暗道。

“陛下,老臣以為,和親乃是弱勢之舉,我等老臣雖說年事漸高,然帶兵打戰重在帥伐謀,軍伐戰,隻要陛下一道聖旨,我們這幫跟陛下打天下的老將一樣披甲上陣,正我大唐軍威!”尉遲將軍道。

李世民猶豫片刻,道:“太子有何高見。”

太子李承乾急道:“兒臣惶恐,兒臣以為杜尚書說的不無道理,如今我大唐雖說繁榮景象,但正如房尚書所言,目前我大軍良將已老,不適合再戰沙場。”

李世民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太子李承乾生性軟弱,缺乏帝王魄力,且為人木訥,這也為他以後被廢埋下了伏筆。

九王爺李淳風察言觀色,道:“父皇,兒臣以為,我軍中雖說老將年事已高,確實不適合再披甲上陣。但據我了解,軍中青壯一代中,也有不少可造之才,如北大營將軍李平川、東大營張啟勝等,不缺治軍之才,隻要多些戰場磨練,將來定是我國之棟梁。”李淳風不愧為年少成名的少將,一番話不僅摸清了皇上的心思,還誇讚了軍中部分主將,不可說不高明。

李世民思考片刻,道:“眾愛卿說的都不無道理,不久就是萬國來朝的日子,那時突厥定是為此事而來。禮部尚書,你要準備好相關事宜,不得失我大國的氣度。”

禮部尚書孫景德道:“臣遵旨。”

“退朝!”

李世民心思重重,景陽公主是最受他溺愛的公主,乖巧孝順、活潑好動,給這個多年征戰沙場的帝王帶來很多樂趣,加之太後也多她寵愛有加,真不忍心將景陽公主遠嫁到突厥這種蠻夷之地。但長明公主已經出嫁,安樂公主也才七歲,如果真是和親,除了景陽公主,再無人選。突厥可汗雄才大略,在他的治理下,突厥實力大增,隱有抗庭之意,而當年追隨自己征戰天下的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確實漸入暮年。

“父皇!”景陽公主俏生生的站在李世民麵前,也不知道是哪裏蹦出來的。景陽公主正是海扁秦懷玉的那位刁蠻丫頭李馨月。

“皇兒最近又偷跑哪裏去了?”李世民佯裝不悅道。

“最近我跟四哥一起去北大營看軍士練兵去了,父皇可不能告訴母後,不然她又得責罵我了。”李馨月心虛道。

“你呀,女孩子家家去那地方幹嘛?”李世民笑道。

“再這麼調皮我就把你嫁到突厥去。”李世民道。

李馨月一聽,馬上急道:“父皇我才不嫁勒,我啊,就一直陪著父皇和母後,哪裏也不去!”說話間,眼前浮現那個被自己揍的滿地找牙的身影,忍不住一笑。“哎呀,怎麼會想那家夥!”李馨月暗想。

李世民看著這個女兒,心裏不覺得一疼,都說女兒是父親的貼身小棉襖,這話確實不假。看來剛才自己試探性的問了下,這女兒要是真知道可能要把她嫁那麼遠,不知道的多傷心。

“哎,走一步算一步吧。”李世民心想。

“哦,對了父皇,朝中有哪位大臣家的公子叫秦懷玉的嗎?”李馨月猶豫了下問道。

“秦懷玉?朝中姓秦的大臣隻有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他倒是有兩個兒子在朝中、軍中任職,我記得一個叫秦琅、一個叫秦書恒,據說皆能力出眾,是個可造之材”李世民道。他確實對這個秦懷玉沒什麼印象,一來是秦懷玉在朝中沒擔任要職,二來是秦將軍也從未提起,其他大臣就更不可能去關心這麼個無關緊要的角色。

“不過皇兒突然提起這個人幹嘛?”李世民有些奇怪。

“哦,沒,沒什麼,問問。”李馨月心虛道。

李世民也沒去追問,煩心事太多,也懶得注意這些細節和小兒女心思。

待到李世民走遠,李馨月還有些納悶,那這小子到底誰,不會真是種地的吧,不過要真是種地,沒理由那麼膽大敢跟我頂嘴,也不知道我走後他還有沒有去樹林找過我,想到這裏,李馨月心裏有點小甜蜜,不足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