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煙波樓(1 / 3)

弘文館位於臨安城郊,位置相對偏僻,坐落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它遠離臨安城的喧囂繁華,天是藍的、水是清的。館前是一條穿越整個弘文館的溪流,從這裏彙入臨安河,水清可見底,溪流旁邊是一片翠綠的竹林,林中錯落著幾個石桌石墩,方便學生休息交流。在竹林背後是一棟三層的小樓,是弘文館的藏書閣,裏麵有上萬的珍貴文獻資料可供學生查閱。這其實也是唐朝對文化重視的一種體現,弘文館就讀的皆是貴族皇族子弟,因此它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曆史上的弘文館是唐代文化的熔爐,每年也就那麼十幾個學生,能在此授業傳教的皆是當代的博學大儒,就像剛給秦懷玉等人授課的老先生,他乃是當朝太子太傅,在弘文館教書說簡單點,也就是相當於賺點外快!

下午時分,老先生在講完最後一道古文後,終於等到了下課,秦懷玉長抒了一口氣。

“丫的,終於下課了,憋死爺了!”秦懷玉伸了個懶腰,也不是秦懷玉討厭上課學習,其實在自己高中那會,自己也算是個勤奮上進的好學生,也是個能挑燈熬夜看書的主,不過自從他穿越到這個朝代,心態也有了些變化,這種者乎者也的古文,確實是對他沒什麼吸引力。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出去見識下臨安城的樣子了,是不是像自己常去旅遊的古鎮一個德行。

不過似乎他的舉動遭到了其他貴族小姐公子的鄙視,這人怎麼如此粗俗,跟個市井小混混一樣。不過還是有欣賞他的。

“秦公子,剛才那首小詩很有意思,真是你臨場做的麼?”說話的正是杜秋月。這個年代,能鼓起勇氣主動打招呼的女孩子確實是要很大的勇氣的。看來這美眉確實對詩文很感興趣。

秦懷玉楞了一下,細細的打量了下杜秋月。

“哇,美眉你是跟我說話麼?你多大啊,有男朋友沒有?”秦懷玉一直激動。眼睛一個勁的盯著杜秋月,皮膚真好,又白又嫩的。好一朵水靈的小白菜!杜秋月一整臉紅,一跺腳走了,心想:“即使是這公子哥做的,也是僥幸,這樣浪蕩的公子哥怎麼可能有真才實學!”

“哎,別走啊,我還沒問完勒!”秦懷玉急忙喊到。

“別喊啦,秦兄,走遠啦!”說話的是女漢子孫靜香。隻見他走過來很自然的拍了拍秦懷玉的肩膀,嘴巴上還叼了根狗尾巴草。。。其實孫靜香就是舉止誇張了點,動作奔放了點,說實在的,她應該屬於那種帶有中性氣質的美,穿著霓裳月色裙,身材也是比較勻稱,妥妥的氣質美女一枚,不過在這個年代,講究的是溫婉含蓄,她這樣的女漢子人物,自然是不討喜的。

“哎,是啊,走遠了,可惜,我還沒來的急問她電話號碼。”秦懷玉歎息道,順勢把手搭在了孫靜香的肩膀上。

“什麼是電話號碼?秦大哥說話真是風趣。”程鐵牛也走了過來。旁邊的其他學生對著秦懷玉指指點點,顯然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景象。

“拿開你的爪子!”孫靜香一回頭就看見秦懷玉手搭在自己肩上,雖說自己性格開朗,但是這種公共場合做出如此親密動作還是讓她臉一紅。

“哦,騷瑞騷瑞。”秦懷玉也反應了過來,畢竟時代不同,該注意的還是得注意。孫靜香一跺腳,“下流!”也跑開了。

“走,老程,咱今天去老地方瀟灑去!”秦懷玉說道。

門口早就停了一輛馬車,旁邊站著一青衣小帽的夥計。眼見秦懷玉出來,馬上湊了過來,滿臉堆笑。

“少爺辛苦,老爺叫我來接你回去,今兒個李將軍拜訪老爺,專門說了要見您勒!”

秦懷玉看了一眼青衣的夥計,估摸著這可能是自己的家丁什麼的,叫什麼名字來著?

“哦,這個你回去給老爺說,今兒個程大將軍的公子邀請我去家裏做客,我晚些再回去”,說完趕緊拉走程鐵牛走。

“可是,少爺。。。”

“哎呀,沒什麼可是的,就這樣說定了”秦懷玉趕緊上了程鐵牛的馬車。現在回去不穿幫才怪,我的計劃都還沒落實勒。

馬車漸漸的走遠,留下青衣小家丁無奈的身影。

“秦兄,你不怕秦伯伯責罰你麼?”程鐵牛忐忑的問道,這種敢這樣違背父親的事情,他鐵牛可沒這個膽子。

煙波樓位於臨安城西,是臨安城最繁華的一段。一條寬闊的護城河穿流而過,由各式各樣的拱連接兩岸。兩岸林立著成排的青瓦木樓,街道旁各種各樣的小攤小販,街上到處是穿流的馬車行人。煙波樓是臨安城最大的青樓,是整個京城臨安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雲集的地方,這種煙花之地,其實父親秦叔寶是堅決反對秦懷玉進入的,不過這並不能阻止他進入此地瀟灑的決心。既來之,則享受之。

煙波樓門前停下輛馬車,兩個人從車裏跳了出來,正是秦懷玉、程鐵牛二人。秦懷玉抬頭看了看煙波樓,果然氣派,足足有四層,整體成四合型布局。整個樓木質結構,雕龍畫鳳,門口左右各有一座漢白玉雕刻的石獅,大門是紅木朱漆,

一樓迎賓樓,麵積極大,可以容納百人。二樓靠外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其餘三邊為住宿雅間。三樓是觀景樓,專門提供給那些達官顯貴會友消遣用,四樓秦懷玉卻沒明白何用,唯獨四樓掛牌“天上人間”幾個字,這不得不讓秦懷玉心生邪念。

“喲,這不是秦公子、程公子麼麼,可有一整沒見著你們了。”說話的是接客的一女子,濃妝豔抹,姿色平平。不過看這樣子,應該是認識秦懷玉的,看來以前這廝也沒少來這地方。程鐵牛倒是很表情自然,不過對於第一次進入這種地方的秦懷玉,雖說早以禦女無數,不過這種場合還真是第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