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血染京城 一(1 / 2)

在洛陽承起巷的蔡邕府裏,蔡邕對蔡文姬說道:“琰兒,這幾天,洛陽城裏發生了一件大事,讓人很難為情的。”

蔡文姬(約172年-約249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時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字文姬,東漢陳留圉(今河南開封市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精於天文數理,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

蔡文姬滿臉不悅地說道:“父親,我也聽說了,現在洛陽城裏滿城風雨,咱家的下人們跟女兒說了。”此時的蔡文姬已經與衛氏家族的衛仲道,有了婚約,現在衛家出了這麼令人不齒的事情,蔡邕感到十分丟人。

蔡文姬的命運比較悲慘,此時發生的事情,也許會改變她的命運。這裏暫時不做描寫。

再說典韋,進了大牢以後,太守大人親自吩咐要好生招待,牢頭不敢怠慢,好酒好肉地伺候著。夏楓不放心,擔心有人害他,就從典韋的警衛營裏派了一個班,也住進了牢裏,貼身護衛。王司馬也擔心出事,加派了人手,在典韋的牢房附近,日夜巡邏。

衛年等人原本認為憑借著衛氏家族的勢力,能夠很輕易地對付護國軍。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護國軍猛烈的宣傳戰,搞得衛氏家族名聲狼藉,措手不及。原本答應支持他們的許多達官貴人,口風也都轉向了。他們不是避而不見,就是表示愛莫能助。

衛氏家族最大的依仗之一的寧王,十分寵愛衛蓮兒。衛公子死後,20歲的衛蓮兒一身孝服,梨花帶雨,分外惹人憐愛。這應了那句:若要俏、一身孝!把個寧王看得愛入骨髓。寧王今年49歲,是現任皇帝劉宏的叔叔,與劉宏的關係還算不錯。

衛蓮兒哀求寧王為她哥哥報仇,寧王就來求見劉宏。

在劉宏最親近的人當中,張讓是排在第一位的。雖然張讓在劉宏麵前,自稱奴才,但是劉宏卻管他叫亞父,意思是僅次於生父。一般的情況下,寧王提出個什麼事情,劉宏也都能答應,但是張讓有不同意見,劉宏自然是緊著他的意見來辦。

寧王為了衛蓮兒進宮想求見劉宏,被張讓擋架。張讓把洛陽城裏的事情對陛下一說,劉宏也十分生氣,就拒絕召見寧王。寧王無可奈何,隻好對衛蓮兒表示愛莫能助了。

衛氏家族的努力也不是全無效果,至少鬧得典韋進了大牢。雖然他們看到隻有典韋進了大牢,並不十分滿意,但是典韋畢竟是打死衛公子的直接元凶,能夠處死典韋,也能打擊護國軍的囂張氣焰。

衛氏家族央央龐大,在洛陽太守府裏也有他們的人,典韋進了大牢的囂張舉動被彙報到了衛年那裏,氣得他七竅生煙。接著,衛年得到的消息是,洛陽太守府,即將審理典韋殺人一案,但是太守府的意思是要無罪釋放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