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今終於領悟到世間沒有所謂的秘方,真正的佳肴是用誠心和汗水做出來的。
最高尚宮決賽時,長今替韓尚宮與崔尚宮對決。決勝局上長今獻上了一碟很是普通而低廉的山草莓。皇上問長今:“這是你最好的菜肴,有什麼理由呢?”
長今回答說:“山草莓是奴婢母親過世的時候,奴婢最後請母親吃的食物。母親受了傷,什麼東西都吃不下,當時奴婢非常擔憂母親,因此摘了山草莓,又擔心母親咽不下去,所以先在口中咀嚼之後放入母親的嘴裏。母親吃下我誠心準備的食物,向奴婢微笑,離開人世。皇上,您是萬千百姓的父母,懇請您,就算吃了微小的山草莓,也能像奴婢的母親一樣報以微笑,請您以寬容的慈悲護佑天下百姓。奴婢是以擔憂母親的心懷,呈上這盤菜肴給皇上。”皇上聽後大為感動:“真是好吃,朕一定不會忘記,你母親去世時的心情,就像她擔心留下你孤獨一人該如何是好,朕也會這麼體恤百姓,打理政務的。山草莓,對朕來說也是最好的食物,而你就是朝鮮最優秀的禦膳廚房宮女。”
長今的成功靠的不是超凡的廚藝,而是她對吃菜人的用心以及對待食物力求完美的態度。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敬業。敬業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它不需要任何強迫,是當事人心甘情願的,像去完成使命一般去工作,這也是人之所以優秀的原因所在。
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必須付出你的所有熱情和努力。隻有具備了敬業品質的人,才能鑄造工作中的完美結果。
敬業是最認真的工作態度,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起點。每一個人都擁有難以估量的巨大潛能,假如能夠以敬業的態度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就能夠把自己身上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從而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這樣,敬業的心,必然孕育出完美的結果。
閱讀思考:
你把工作做到完美了嗎?是什麼促使你做到這一點的?
拒絕平庸,讓工作止於至善
盡善盡美是很難辦到的,但我們對麥當勞餐館的期望就是盡善盡美,別的都是次要的。
——麥當勞公司創始人 雷蒙·克羅克
美國作家威廉·埃拉裏·錢寧說過:“勞動可以促使人們思考。一個人不管從事哪種職業,他都應該盡職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隻有這樣,追求完美的念頭才會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從事何種工作,無論工作偉大還是平凡,沒能獲得成功的原因並不是缺少智慧,而是因為沒有勇於挑戰的決心和力求完美的態度,而這一切,都是沒有敬業精神的表現。
1970年高傑標從部隊退伍,在安徽當了工人。隻有初中文化的他麵對宛若遊龍、密密麻麻的化工管道、數不清的各種線路,眼花繚亂,如墜迷宮。化工生產,都是在管道裏進行,看不見,摸不著,水、電、氣、油、料各行其道,縱橫交錯,外行看了頭都暈。高傑標於是拜師學藝,從基礎知識學起。老師傅修設備,他主動跟著學,用心記,不懂就問;趁著大修的機會,他鑽進每台設備,摸清每條線路的走向,熟悉每個節點的功能,還畫下草圖,帶回家反複揣摩。他買來大量技術書籍,對照著生產實踐,從理論上弄通了弄懂每個工藝流程,絕不放過任何疑點。高傑標苦心學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由外行變成了內行。
一旦成了內行,眼睛仿佛成了透視鏡,再看那些設備,就能一眼看透它的“五髒六腑”,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線也都變得簡潔有序,一目了然了。高傑標成了技術尖子——但是,他越學越覺得腦袋裏的問號多,眼前總是橫著許許多多未知數:科學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去年的生產工藝,今年就過時了;原來挺先進的技術,現在看來又落後了……
30多年來,高傑標從未停止過探索。對過時落後的工藝流程,他大膽改進;對設計不合理的設備,他敢於改造。人們評價他:年年有建議,歲歲有革新。正是經過高傑標和他的同事們的不斷學習、不斷技改,淮化集團的濃硝酸生產節節攀升,由當年的設計能力4萬噸,到1997年上到10萬噸,坐上全國頭把“交椅”,到2003年達到22萬噸,成為亞洲第一!
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從事一個平凡的職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於做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隻會糊弄工作,隻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事作為鍛煉自己、熟悉工作的機會,借以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過程。
1981年6月,初中畢業的張文市從農村來到開灤範各莊礦頂工當上了一名掘進工。下井前一天,一直在礦上工作剛剛退休的父親對他說:“當礦工一不能怕苦怕累,二要有真本事。怕苦怕累,在井下就沒法幹活;沒有真本事,就當不上一個好工人。”張文市一直將此話記在心裏。
1985年10月,為了加快特大型現代化礦井的建設,張文市所在的掘進二區從開灤範各莊礦調到錢家營礦工作,他也走上了副班長的崗位。當時的錢家營礦正處於礦井建設的衝刺階段,需要為礦井投產準備充足的戰場,這就給掘進區提出了打快速戰的要求。然而,他們所在的1151工作麵由於受地質條件影響,出現了大量的湧水,水深達0.5米。麵對惡劣的條件,身為副班長的張文市第一個脫掉衣服,和工友們一起在漆黑的巷道裏,浸泡在黑水中,扛棚子、移設備、架頂棚、撈浮煤,鐵梁磨破了肩膀,煤渣子劃破了膝蓋……在他的帶動下,他所在的班組創下了班進15架棚(12米)和單班月進350米的全國最高紀錄。
參加工作時隻有初中文化的張文市,要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和文化素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他就是有一股韌勁,下定決心要使自己成為一名有知識有技術的新型礦工。經過十幾年的刻苦學習,他對掘進機的構造原理,電器設置及各種功能了如指掌,隻要聽一聽機器運行的響聲,或試著操作一下,他就知道哪裏出了故障。和張文市一班的工友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隻要他在,完成進度就有把握。張文市不僅處理事故快,而且在設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還能像中醫看病一樣,憑借自己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對掘進設備進行“診斷”,提前預防事故。一次,在1321工作麵掘進中,電控箱側刮板溜子電機的響聲異常,引起了張文市的注意,他邊聽邊用手探摸,發現異響大,電機溫度很高,他馬上意識到電機出了故障,且有燒毀電機的危險,於是立即停機,組織人力更換電機。
敢於挑戰自我,頑強進取,做事盡善盡美,成為張文市精神的閃光點。他開始了新的衝刺,針對掘進設備老化,部分部件設計不合理造成機電事故率高、成本投入大等問題,他把目光投向技術改造和創新上。一道道難關被攻克,一個個難題被破解,張文市的艱辛付出使掘進機事故率大幅度下降,設備完好率明顯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有人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真沒有想到,開灤的一個普通工人,就有這樣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術!”
敬業工作,隻有去其平庸之心,才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才能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當今職場,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能保證你出色。如果你想要別人注意到你的努力,你就應當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世界上所有完美的表現都是建立在拒絕平庸的基礎之上。這已經成為一種最基本的做人做事之道,也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如果你想通過出色的業績為自己的發展贏得機遇,就應該把“拒絕平庸,止於至善”的這種敬業精神當成自己時刻奉行的工作原則。
閱讀思考:
工作中,你是一個甘於平庸的人嗎?怎麼擺脫平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