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職場進退(1 / 3)

第十五章 職場進退

學會與上司溝通

在職場上要學會溝通很重要,特別是和上司的“溝通”。因為通過溝通才能使上司了解你的工作作風、確認你的應變與決策能力,讓他能對你有個比較客觀的評價,並成為你日後能否提升的考核依據。千萬不能一味認定上司位高權重而避而遠之。

李華做事認真細致,和同事、下屬關係都很融洽,可她就不願意和上司主動交流。其實她挺欣賞上司的,認為他敬業、有才華、對下屬負責,但她不知為什麼一見上司就底氣不足,對和上司溝通的事能躲就躲。

公司要召開經理級會議,上司讓她擬好會議日程和安排,然後下發到每位參會者手中。李華很快做完了這件事,並把提綱E-Mail到上司的私人信箱裏。臨近開會前兩天,上司很不滿意地問她為什麼還沒有看到她的計劃,李華說三天前就傳到您的郵箱了。上司問她:“為什麼你不過來再問一聲?”她說:“怕你太忙。”上司很生氣。

事後上司說那幾天他正好和客戶談合同,很忙,所以也沒看電子郵件,於是提醒李華以後要注意,重要的事情應該再打個電話追問一下。

從那以後,本來就不善和上司溝通的李華,一和上司溝通就緊張,出現臉紅、心跳、說話不利索的狀況。大家都認為李華怕上司,她自己也這麼認為。上司看見她這樣,也就很少和她單獨溝通。

一次晉升的機會來臨了,李華很想擁有這個機會,而且自己的條件也很符合,但上司覺得她的溝通能力不能勝任工作,還是把機會給了其他同事。

要敢於和上司溝通,但也要把握適當的分寸,不可過與親密。對上司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風,習慣的了解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但千萬不要過分地去窺探上司的家庭生活秘密、個人生活隱私。當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小細節,不要直呼上司的名字。

職場如戰場,要把握適當的分寸,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基礎上,妥善地和上司進行工作或個人方麵的交流,是改善你和上司關係的潤滑劑,也是你建立職場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

【箴言】一個人必須知道說什麼;一個人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一個人必須知道怎麼說;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

如何成為上司得力的助手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成為上司的得力助手。如何成為上司嚴重的“紅人”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忠誠

在公司中,上司一般都把下屬當成自己的人,希望下屬忠誠地跟著他,擁戴他,聽他指揮。下屬不與自己一條心,背叛自己,另攀高枝,“身在曹營心在漢”,存有二心等,是上司最反感的事。忠誠,講義氣,重感情,經常用行動表示你信賴他,便可得到上司的喜愛。

2.學會“聽話”

當上司講話的時候,要排除一切雜念,專心聆聽。眼睛注視著他,不要埋著頭,必要時作一點記錄。他講完以後,既可以稍思片刻,也可問一兩個問題,真正弄懂其意圖。最後簡單概括一下上司的談話內容,表示你已明白了他的意見。一定要記住,上司不喜歡那種思維遲鈍,需要重複好幾遍才能明白他的意圖的人。

3.學會傳達指令

有時候,下屬由於過度服從權威,因此上司隨口的一句話,被當成如山的軍令。其實,如果上司無心的一句話被解讀為“既定政策”、特定情況下的“變通辦法”被詮釋為標準程序的調整、或是“生氣時的反應”被渲染成毫無轉圜餘地的最終立場,則反而會讓上司感到騎虎難下。

傳遞上司的訊息時不應該避重就輕,身為下屬有責任了解上司說話時的背景與動機為何。有時候除了保留核心訊息之外,我們也必須調整表達方式,借以讓受話者能夠了解的原意。我們有責任幫助他人了解上司的用意,並且防止誤解的產生,以免影響受話者的接受程度與執行能力。將上司的指令當做聖旨,或是不經判斷地草率執行,對上司而言都是有害無益的做法。

4.對工作充滿熱情

對於上司來說,大都喜歡工作有熱情的人,接受任務時不打折扣,勇於積極主動地克服困難,很少垂頭喪氣,或者唉聲歎氣,始終是保持一種高昂的工作熱情,留給上司的總是“積極而又能幹”的形象。比如說提前上班所表現的工作熱望,是一天開始你獻給事業型領導的最好禮物。上班早就意味著你有工作渴望,能按時下班,則表明你能完成任務。工作熱情是處理好與上司關係的一座橋梁。

5.表明態度

在工作當中,每個人都可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剛剛開完一個會,上司便交代給你一項任務。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兩個問題:

第一,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花費你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我能不能辦?或者應該怎樣去辦?

第二,向你布置任務的上司正在等待你的表態,等待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複,你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呢,還是對上司說“不”?

如果是有意識要考察你的話,那麼應該說,他對你的能力和水平是了解的,對你能否完成任務,也是心中有數的。因此,你可以直接避開第一個問題,然後盡量用最短的時間來考慮第二個問題,用明朗的態度回答:“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務!”或“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等等。

【箴言】任何上司都絕不僅僅滿足於隻聽到滿意的答複,他們更注重你完成任務的情況隻有完成任務,才能真心讓領導心滿意足。

切勿與上司爭功

人都愛好麵子,視尊嚴為珍寶,尤其是做上司的更是愛麵子。有句俗話:得罪人的事自己攬下,出頭露臉的事讓給上司。這是很有道理的。上司名聲好了,他對你的功勞當然不會忘記,同時,你自己做什麼也方便多了。

西漢田叔以忠愛主上聞名。漢武帝對他非常賞識,於是便派他到藩國去出任相國。魯王是景帝的兒子,自恃王子的特殊身份,驕縱枉法,掠取老百姓的財物不計其數。田叔一到任,來告魯王的多達百人,田叔不問青紅皂白,將帶頭告狀的老百姓怒罵道:“魯王難道不是你們的王子嗎?你們怎麼敢告自己的主子。”

魯王聽了,很是慚愧,便將王府的錢財拿出來一些交付給田叔,讓他去償還給被掠奪的老百姓。田叔卻不肯接受,說道:“大王奪取的東西而讓我去還,還不是使大王受惡名而我受美名嗎?還是大王自己去償還吧!”

田叔在此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假如他不去維護魯王的名聲而自己奪名,那麼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相反,他借此事讓魯王獲得美名,一方麵魯王會很高興,另一方麵自己可避“名高震主”,何樂而不為呢?作為下屬要維護上司威信,注意不要隨意揭上司的短。可能你對上司的很多方麵都會有了解,如果你不知輕重,不知好歹,輕易揭上司的短,這不僅會讓上司覺得自己很沒麵子,還有可能導致他在外麵喪失威信。

陳勝本來是河南的散工,在一些地方做泥水活。在一次被調往北方修築長城的路上與同伴造反起義,並取得了勝利。在陳州,他登基為王,享盡榮華富貴。昔日的窮苦哥們,難兄難弟們聽說他做了王,於是就推舉了一位跟陳勝關係最好的家夫去看望他。

這位農夫經過很大一番周折才見到陳勝,他見到陳勝之後,看到文武百官對他畢恭畢敬,宮中又陳設華麗,不禁羨慕萬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著陳勝的小名:“涉,你好大的福氣啊!你做大王玩真是驚人!以前我們倆在一起做泥水匠時,你是天天給人罵,頓頓吃不好啊!有一次,你沒有晚飯吃,就到外麵去偷了人家的玉米,晚上還弄得拉肚子……”

陳勝見他沒完沒了,心裏很是憤怒,覺得自己那張臉沒有地方可放,但是考慮到兩人的交情,而且在文武百官麵前不好發作,就暫時放過他了。誰料這位農夫卻仍然不知好歹。成天在皇宮裏大搖大擺地逛來逛去,並且不時說起他和陳勝以前的往事。朝中大臣見了,都皺起了眉頭,想:“這樣不是有損大王的威嚴嗎?”陳勝也覺得這樣下去,自己的短處就會完全被他揭出來,於是就派人把他殺了。

在職場上,懂得把自己的“功”勞讓給上司,懂得維護上司的威信,自然就能得到上司的信任,會被委以重任。而聰明的上司要找的正是那些能以其長處彌補自己弱點的屬下。

【箴言】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恨的事情,更何況超過的是你的上司,作為下屬,要學會韜光養晦。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在我們的工作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時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盤上,難免不受到上司的戒備,同僚的排擠。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氣度。把本職工作做好,對於超出自己工作範圍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夠,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權,才能走出一條平穩的發展之路。

張敏是一家跨國集團所轄分公司的員工,經過幾年的奮鬥,她現在已成為這家公司的公關部經理。一次,總公司的幾位高層領導在香港舉行盛大的宴會。張敏在商場中有著一定的聲譽,正是因為自恃業績卓越,她在一些宴會中,風頭常常淩駕於香港分公司總經理之上。

宴會當晚,到總公司的高層和主管分公司的總經理致辭時,張敏在旁一一介紹他們出場。輪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總經理時,她竟先說了一番感謝詞,雖然隻是三言兩語,但已讓總公司的主管皺眉,因為她當時隻負責介紹上司出場,而無獨立發言權力。

在宴會的過程中,總公司主管主動與她交談了一番。發現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務時,常以個人主見發表意見,全不提經理的旨意,給人的印象是,她才是這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宴會後,分公司經理被上級邀請開會,研究他是否堅守自己的職位,是否應由公關經理代為處理日常業務。

後來,張敏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個借口炒了魷魚。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職場還表現在同級之間不要主動幫忙,在同級之間,主動幫忙,盡管大多時候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結果不一定會讓對方領情。有時不但不領情,還會令人感到很討厭。

徐小姐是專門負責公關事務聯絡的職員,另外還有一位李先生負責媒體廣告宣傳事務。徐小姐出於好意,經常會在李先生不在辦公室時熱情接待新聞媒體或廣告事務的來訪者,不僅熱情接待,還經常談起具體的合作事務。

李先生非常生氣,認為徐小姐就是想要把他從公司擠走獨霸公關部。為此李先生很氣憤地向上司列數了徐小姐的“野心”,恰好頂頭上司也有同感,因為徐小姐出於好心也曾在老板麵前搶過自己的風頭。

於是,盡管徐小姐的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最終不但沒有被提職,反而被頂頭上司找個理由開除了。

由此可見,在職場上要把握分寸,自己分內的事要做到盡善盡美,分外的事則要“袖手旁觀”。人們常說的“觀棋不語真君子”同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