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窮途末路(2)(1 / 3)

煬帝來到江都不思振作,在生活上更加糜爛,他對治國平天下的聖王之業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於是頗思享樂。他接見前來拜見的江淮地方官,專問獻禮多少,獻禮多的升為郡丞、郡守,獻禮少的一律給予停職處分。江都郡丞王世充獻上銅鏡屏風,便升他為江都郡通守。曆陽郡丞趙元楷獻上美食,便提升他為江都郡丞。從此各郡縣官員競相搜刮百姓來充實貢獻。平民百姓外受盜賊掠奪,內受官府逼賦,生計全部斷絕,再加上饑餓斷糧,人們不得不吃樹皮或是煮土為食,到最後食物全部吃光,竟然發生“人吃人”的世間慘劇。而官府的糧食卻是充足的,但地方官畏懼犯法,沒有敢開倉賑濟饑民的,對此人間悲劇視而不見,毫無人性。王世充還廣泛搜集江南美女進獻給隋煬帝以博得歡心,煬帝更加沉迷聲色犬馬之中不能自拔。在宮中設置了一百多處的遊樂房,各房裝飾豪華,陳設帷帳用具專供遊宴,內居美女多人,每天由其中一房做主人。由江都郡丞趙元楷專門負責提供酒食物資。煬帝及蕭皇後以及寵幸的美女按照次序來到房裏飲宴,酒杯不離口,跟從的美女千餘人也經常晝夜昏醉,就在這種虛無荒淫的生活中度過每一天。然而,煬帝見到全國一片動亂危亡的局麵,整日發慌不能自安,退朝之後便帶上幅巾,身穿短衣,拄著拐杖四處遊逛,走遍所有的樓台館舍,不到黑夜不停止,心情急切地看著周圍的美景,唯恐看不全,因為他知道這樣的美景也許不久就沒有機會看到了。煬帝自己懂得占視天象,常常夜裏擺上美酒,仰視天象,對身旁的蕭皇後說:“外麵有好多人在圖謀我的皇位,可是我大不了像陳後主那樣封個長城公,且不管他,咱們還是一起飲酒作樂吧!”於是斟滿酒杯喝得爛醉。煬帝一次照著鏡子用手摸著自己的脖子,回頭對蕭皇後說:“好頭顱,不知輪到誰來砍?”蕭皇後驚訝問緣故,煬帝強笑道:“貴賤苦樂,輪回轉換,又有什麼好感傷的?”

就在隋煬帝避居江都之後一年的時間內,各地反隋起義形成高潮,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地主貴族也相繼起兵,社會各階層都打起了反叛的旗號,全部起來造反,隋朝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煬帝見中原已經大亂,沒有再回北方的心思,打算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保守江東,命令群臣在朝廷議定。內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右侯衛大將軍李才極力陳述不可的理由,請求禦駕重回長安,並且與虞世基發生激烈爭吵,最後不歡而散。門下錄事李桐客說:“江東悶熱潮濕,土地狹小,對內需供奉皇上,對外需供給三軍,百姓負擔不起,恐怕也將分散動亂。”禦史彈劾李桐客誹謗朝政,於是百官阿諛奉承說:“江東的百姓盼望陛下已經很久了,陛下渡過長江,安撫治理他們,這真是大禹王一樣偉大的事業。”煬帝命令修建丹陽宮,準備遷都丹陽。

(三)江都宮變獨夫授首

在煬帝下令修建丹陽宮時,江都的糧食已經吃完了。可是跟從禦駕的侍衛多是關中人,長期客居在外思念家鄉,見煬帝沒有西返的意思,許多人都打算叛逃回去。不久郎將竇賢帶領部屬向西逃走,煬帝派騎兵追殺了他們,可是逃亡的人還是相繼不斷,煬帝因此而憂心忡忡。虎賁郎將司馬德戡一向受到煬帝寵幸,被委派統領侍衛駐紮在東城,司馬德戡跟平時友好的虎賁郎將元禮、直閣(宿衛宮殿的領兵官)裴虔通密謀說:“現在侍衛人人都想逃走,我想稟報,恐怕先被殺頭,不去稟報,事發之後,也逃脫不了滅族的禍殃,怎麼辦?”元、裴二人都慌了,問道:“可是有什麼對策嗎?”司馬德戡說:“侍衛如果逃亡,不如和他們一起逃走算了。”二人都表示同意。於是互相串聯,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李覆、牛方裕、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勳侍楊士覽等人都與他們同謀,白天夜裏相互聯結定約,在大庭廣眾之中也公開討論叛逃的計劃,無所畏懼和回避。有個宮人稟告蕭皇後說:“外麵人人都想反叛。”蕭皇後說:“隨你去上奏。”宮人對煬帝說了實情,煬帝聽了大怒,認為不是宮人應當說的話,竟然處死了她。從此再沒有人稟告叛亂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