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散文風采(1 / 3)

(一)書、表著稱

散文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在先秦時,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散文作家,例如諸子百家的許多作品都足以令後世讚歎。建安時代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優良傳統的同時,有了創新,著力向清新方麵發展,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曹植作為建安文人中的佼佼者在散文創作方麵更是大顯風采,而且,他在散文樣式方麵都有佳作傳世。他的散文保留至今,共有七十多篇。它們包括章、表、書、論、令、文、序、說等多種文體。

曹植的散文以書、表最為著名。劉勰稱讚曹植“陳思之表,獨冠群才”,意思就是說曹植的表在建安文人中水平是最高的。而曹植的書劄更是建安文人書劄中的珍品,極具文學價值。例如他早期的《與楊德祖書》和《與吳季重書》均被昭明太子收入《文選》,這足以證明其文章的水平和價值。

“書”即書信,是作者以書信的形式對一些問題發表看法,抒發心情。《與楊德祖書》既是一篇專門研究文學批評理論的議論文,同時又是一篇品評時人、抒發心懷的抒情文。曹植在給楊修的信中全麵闡述了自己對文學、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理解。信的開頭曹植用簡要的文字介紹了當時魏國作家的整體陣容,接著結合自己的願望對文學創作、批評發表很多寶貴意見,慷慨陳詞,令人振奮:

“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雲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薄德,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誌不果,吾道不行,亦將采史官之實錄,辨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以今日之論乎?”

在這篇文章中,曹植一方麵表達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宏圖壯誌,盼望“達則兼濟天下”。另一方麵,曹植對自己的文學才能也表現出了高度的自信,即希望退則著書立說,留言不朽。曹植的心願是在政治上能大展宏圖,造福天下百姓;在文學上能夠為後世留下不朽的作品,這也是曹植心目中文人和文學創作達到的最高境界。之後事態的發展證明曹植的確成為讓後世景仰的文學大家,但他政治上備受打擊,沒能實現“達則兼濟天下”的願望。

《與吳季重書》則反映鄴下文人優越豐富的生活和灑脫的性格。曹植在給吳季重的書信中首先回顧了之前宴會上依依惜別的情懷以及離別後的想念之情:

“前日雖因常調,得為密坐,雖燕飲彌日,其於別遠會稀,猶不盡其勞積也。若夫觴酌淩波於前,簫笳發音於後,足下鷹揚其體,鳳歎虎視,謂蕭曹不足儔,衛霍不足侔也。左顧右眄,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誌哉!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當斯之時,願舉太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酒,伐雲夢之竹以為笛,斬泗濱之梓以為箏,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卮,其樂固難量,豈非大丈夫之樂哉!然日不我與,曜靈急節,麵有逸量之速,別有參商之闊。思欲抑六龍之首,頓羲和之轡,折若木之華,閉蒙汜之穀。天路高邈,良久無緣,懷戀反側,如何如何!”

這段文字中描寫的是作為貴族公子曹植的豪華悠閑生活。的確,統治集團的奢靡享樂的生活讓我們不齒。據《三國誌》記載,在統治集團內部,這類夜以繼日的酒席上,竟有人酗酒身亡,司徒校尉丁衝就因“酒美不能止,醉爛腸死”。由此可見,曹植的描寫雖含有誇大的成分,但確實是有根據的。曹植描寫豪華宴飲時想象奇特,氣勢磅礴,充分顯示了散文大家的寬闊胸懷。但是這種宴飲不是墮落的,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沉迷,它包含了建安文人對建功立業的熱烈向往和積極進取精神。曹植在這篇書劄結尾熱情鼓勵吳質在自己崗位上要不辱君命,知難而進,並做出好的政績來就是明證:“又聞足下在彼,自有佳政,其求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求而得者也。……願足下勉之而己矣。”這種積極進取、艱苦奮鬥的政治家的襟懷和風度,是難能可貴的。

曹植散文作品中,表的數量最多。因為他身為王侯,需要經常向上陳情奏事。《文選》卷三十七表下注雲:“表者,明也,標也。如物之標表,言標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明主上,得盡其忠曰表。”

曹丕在位的時候,對曹植有很重的猜疑,派出“監國使者”監視曹植的一舉一動。在重重的政治迫害下,曹植遭遇了各種坎坷。在這種情況下,曹植為人處事小心翼翼,誠惶誠恐,恐怕稍有不慎,觸怒曹丕。因此曹植這個時期的表文主要內容是請罪、謝恩和表達對曹丕的忠心。《上銀鞍表》雲:“於先武皇帝世,敕此銀銨一具,初不敢乘,謹奉上。”意思是說魏武帝曹操在世時,曾經賜給自己一副銀馬鞍,自己沒舍得乘坐,現在把它獻給曹丕。還有一篇《上先帝賜鎧表》也是表示將曹操所賜之物上交朝廷。曹植這樣將父王賜給的物品上交朝廷,實際上是向曹丕表示自己沒有覬覦皇位的非分之想。《謝初封安鄉侯表》是感謝曹丕對自己所犯錯誤的寬大處理,歌頌皇恩浩蕩的:“臣抱罪即道,憂惶恐怖,不知刑罪當所限齊。陛下哀湣臣身,不聽有司所執,待之過厚……臣自知罪深責重,受恩無量,精魄飛散,忘軀殞命。”曹植的主要意思是他犯下了重罪,感到非常憂慮和害怕,但是皇帝曹丕顧念兄弟之情,沒有按照相關法製去懲罰他,待他有很厚的恩情……自知罪孽深重,很感激曹丕對他的寬赦。曹丕在位期間,曹植為使自己盡量減少或擺脫過多的迫害,寫下了不少請罪、謝恩、表“忠心”的表,這些作品大多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寫的,而且還有一部分違心之作,反映了作者性格上有很軟弱、卑屈的一麵。這一部分作品大多文學價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