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像你發現的那麼說的話,在他血液裏所流淌的黃色的粉末物質,這個物質是不是就是導致它隱身的東西呢,或者說,哎呀我也不是太明白,但是就覺得哪裏有一些奇怪。”
“隱身在不同的環境角度中所指的含義不同。總體說來有三種含義:一是指的是不會被任何人看到的一種存在狀態。又分為實體隱身和虛體隱身。
二是在軍事學中,是指控製目標的可觀測性或控製目標特征信號的技巧和技術的結合。
我們之所以可以看見物質,是因為眼睛能看到來自物體的光線,如太陽、火、燈等,不同的顏色是因為不同波長光線的強度比例不同。對於不發光的不透明的物體,是對受到照射光線的反射,如對光線有吸收且對不同波長的吸收不同,則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對於透明的物體,因為與空氣的折射率不同,在界麵會產生反射與折射,可以看到反射光或經折射的透射光而發覺與背景不同。例如空氣的折光率約為1,水約為1.33,普通玻璃1.5,在空氣中的玻璃較容易發現,而在水中就較難,如是在折光率接近玻璃的溶液中就沒辦法看到了。”由其然說道,看了一眼一臉迷惑的其他人,繼續說道:“因此,要隱身所必須要兩個條件:一是要完全透明,二是要與周圍介質的折光率相同或相近。如果按科幻故事所述,通過某種特殊的方法達到這兩個條件,實現了隱身。那麼,隱身人又可以看見什麼呢?”林燁看著他們。
林燁說道:“眼睛感受光線,是因為眼內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中,感光色素吸收相應的光線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電信號刺激視神經,傳遞到大腦產生光感。如果隱身人是完全透明的,那就無法吸收光線也就感受不到光線,所以就看不到光。那如果隻吸收很少一點光而對隱身效果基本無影響可行嗎?還是不行,因為眼睛不僅是感受光線,還經過不同折光率的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的折光體係對光線成像,要是折光率都與空氣近似,就無法成像;同時,除眼前方的光線外,原被屏蔽的其它各個方向的光線也會照到感光色素上,所以也隻能是有明暗的光感而看不到任何物體。就好比是膠片在相機中可以產生正確的影像,但如將膠片直接對著景物會無差別的曝光一樣。”
“等等等等,兩位學霸,能不能說的通俗一點,我們聽不懂呢,你們兩個之間的交流是可以明白,但是能不能顧慮一下我們這些學渣呢。”淩薇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