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老俞寄語創業者和大學生(1 / 3)

第16章 老俞寄語創業者和大學生

“你是否有過周遊世界的夢想?”

大學休學期間的俞敏洪曾經帶著遠遊的夢想和僅有的一百元錢獨自出發,走到廬山,他為一個旅館打掃院子求得一夜安居;走到九華山,他憑自己插秧的技能掙得10元錢,然後繼續上路。

“隻要你努力追求,總有辦法做到,人的真正能力就是可以隨時隨地地拿自己的能力交換財富。”

他希望想追求成功的年輕人相信,世界是為我們而存在的。“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的新東方精神幫助許多人找到了人生的夢想,但擁有夢想容易,實現夢想的過程卻很難……

人生價值運算公式

俞敏洪曾自己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公式——人生價值運算公式,即你想知道自己的價值是多少,看看你身邊的朋友,選出5個朋友,他們價值的平均值就是你的價值。

一個新東方的資深教師說:“新東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就與俞敏洪的領導風格很有關係。他這個人最喜歡交朋友,這些年來,新東方的發展軌跡也畫出了他交朋友的軌跡。”“他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就結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對他日後的事業幫助不小。”

的確,俞敏洪很喜歡交朋友,新東方的發展也離不開他身邊的那幫老友。新東方第一個階段是“夫妻店”階段,隻有他和他的妻子,規模小,老俞沒法施展拳腳。在他的朋友們加盟後,新東方飛速進入第二個階段,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些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是俞敏洪非常崇拜的精英人才的加盟,使新東方如虎添翼,不僅在業務組成上實現了多元化,而且由於這些“牛人”的激情演繹,使得新東方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

俞敏洪的朋友裏麵確實有很多“牛人”,比如徐小平,他創造了獨特的出國留學谘詢、人生谘詢思想和方法,歸納了流傳甚廣的“新東方精神”。其新浪博客訪問量達到900萬人次,在總流量排行榜上名列前200名之內。他能為年輕人清楚地指明成長方向,於是被人們尊敬地稱作“仙人指路”。

另一位“牛人”朋友——王強則是一個有名的“書癡”,他曾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加入新東方後,他在新東方開創了基礎英語教學,獨創了風靡業界的“美語思維口語教學法”,編寫了一係列受市場歡迎的高質量的英語教材。

他們三人組成了著名的“東方馬車”,這是新東方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最具有標誌性的東西。後來,隨著越來越多朋友的加盟,新東方已經由當初的“三駕馬車”變成了萬馬奔騰的一個大團隊,有行業精英如陳向東、周成剛等,也有國際空降兵如魏萍、Louis等。他們與俞敏洪在工作上是同事關係,在生活中是朋友關係,是他們使得新東方的實力不斷增強。

對於此。俞敏洪的觀點是:“人就要跟著牛人走,哪怕是個牛屁股。因為隻有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才會有那麼開闊的眼界,自己才會牛起來。”老俞坦承:“沒有他們,我不會進步這麼快。”

那麼,俞敏洪是怎麼交到這麼多的朋友的呢?

他說:“交朋友首先要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學會與朋友分享;交能讓自己進步的朋友。”

在對待朋友方麵,在新東方網上,俞敏洪認真總結了他交朋友的八字方針:真誠、關懷、傾聽、諒解。

“第一,對待任何朋友都要真誠。即使你被朋友騙了,你也要保持真誠的態度,不要再反過來騙別人。如果你覺得這個人不值得打交道,你最多不跟這個人打交道。根據我的經驗,每交10個朋友,一定會有那麼一兩個朋友最後會有問題,但是我不會因為這兩個朋友有問題,就拋棄其他的5個朋友。從概率上來說,我每交10個朋友,隻有一兩個人有問題,那麼,我交20個朋友,其中至少有16個朋友是值得信賴的,我真正朋友的數量永遠比不值得我再當做朋友看的人的數量多。因此你要永遠真誠地對待朋友,那樣,你就會得到更多的真誠的回報。

“第二,你必須表示關懷,對周圍的同事、領導、朋友的關懷一定是主動的。關懷並不是體現在你每天請人吃飯、喝酒上,這個不叫關懷,叫浪費。關懷體現在各種小事、各種細節上,朋友冷了給他披上一件衣服,朋友病了給他送上一杯熱水,朋友過生日給他送上一束鮮花,這才是真正的關懷。

“第三,要善於傾聽,傾聽朋友的心聲,傾聽別人的抱怨,並且理解別人的抱怨。新東方的董事們在一起開會的時候,互相之間的批判是源源不斷的,但是所有被批判的人都是坐在那兒非常友好地傾聽,並且最後表示感謝。這就是新東方這個團隊到今天還沒有散架的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聲能夠有人傾聽,但這個世界的麻煩是想說話的人太多,不加思考說話的人太多,但是善於傾聽的人太少,所以如果你變成一個善於傾聽別人的人,你就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也能夠交到更多的朋友。

“最後,你還要學會諒解別人。你交往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優缺點。而我們最大的弱點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但是很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所以我們評判周圍的人的時候常常把他們的缺點無限製地放大,同時把他們的優點無限製地縮小。你會發現,跟你走得越近的人,他的缺點越多,而他的優點卻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誤區,這是人性弱點的誤區,這會導致你無法跟別人交往。如果你認真地去看別人的優點,並且欣賞他的優點,盡可能地避開他的缺點,或者你作為真正的朋友,盡可能地以友好的態度去糾正他的缺點,結果就會不一樣。因為你首先承認了他的優點,所以對方願意傾聽你對他的批判。如果你首先對他挑毛病,而不承認他的優點,對方絕對不願意傾聽你的批判。所以你對周圍的所有朋友的缺點首先必須采取諒解的態度,在諒解的前提之下,你才能夠指出對方的缺點,而且是以對待朋友的真誠的態度指出來,這樣,兩個人就會共同進步。否則,如果互相之間放大對方的缺點,縮小對方的優點,朋友的路就走到頭了。如果你對所有的人都采取這樣的態度,你將終生不會有一個朋友,將終生生活在孤獨之中。”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能夠交到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看自己有什麼樣的胸懷,有什麼樣的素養。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於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好的世界,能夠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

不要把自己當“人”看

2006年12月的一天,俞敏洪應西華大學的邀請,在該校的體育館帶給了全校同學一場名為《激情成就夢想》的大型公益演講會。他一身休閑打扮出現在演講台上,幽默、睿智、風趣的他突然給大家拋出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話:“清華大學的高才生進入新東方都應該從打掃廁所開始做起。”

隨之,他解釋道:“如果一個高才生打掃廁所做得都很好的話,那他幹其他工作一定不成問題。”

其實之前俞敏洪也曾在多個場合將這一句話或類似的意思作為忠告送給立誌於創業的青年朋友們。譬如有一次,他在一次大學生職業規劃座談會上說:“無論是創業還是求職,青年學生都不要把自己當‘人’看。現在的大學生就是太把自己當人看了,所以承受不住打擊。”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訴立誌成功的青年朋友,若要在人生路上獲得真正的成功,必須要有謙遜的胸懷,要能冷靜麵對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對自己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在找工作時應有從基層做起的勇氣,隻有踏踏實實地工作,做出成績才是最大的收獲。

俞敏洪的這句話是他以過來人的身份說出來的肺腑之言,並不是想打擊現在的青年朋友。

上大學的時候,俞敏洪所在的寢室裏有一個相互打擊的風氣,他和室友們相互諷刺、打擊、侮辱,狠狠地揭露對方的缺點和毛病,不吐不快,而被打擊者在對方的“鏡子”裏了解到自己的毛病,從而有針對地改正。俞敏洪說,長期被“打擊”後,自己通常不把自己當人看,沒有什麼可打倒自己,心胸也變得開闊多了。在他看來,“大學中最好的朋友,是那種天天批判你、諷刺你,甚至在背後說你壞話的人”。最後的結果是,俞敏洪的寢室裏除了一個不願意受打擊的幹部子弟外,所有人都獲得了成功。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與俞敏洪的觀點有著驚人的相似。盡管他身為首富,受萬人敬仰,但是在成功之前,他也曾遇到過無數的困難。渡過難關後,他說了這麼一句話:“這世界並不會在意你的自尊。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意思是,在你成功之前,這個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心,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踏踏實實地做好你應該做的事,堅持下去,然後成功才會到來。

說到“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俞敏洪還講述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布思·塔金頓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曾經兩次獲得普利策文學獎。有一天,他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美國紅十字會舉辦的藝術品展覽會。會上,他注意到身邊有兩位少女好像認出了自己。

過了一會兒,她們好像鼓起勇氣似的跑過來,說道:“作家先生,您能為我們簽個名嗎?我們實在太崇拜您了!”塔金頓謙和地說:“我沒帶水筆,用鉛筆好不好?”“太好了,非常感激。”一個女孩掏出筆記本,雙手遞上去。作家爽快地拿起鉛筆,揮灑自如地寫上祝福的話語,再鄭重其事地簽上自己的名字。